考察时间:2008年11月18日 回访时间:2025年3月20日
在滇南苍翠的群山中,一条斑驳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马蹄印深深浅浅地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这里是茶马古道的活态博物馆——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
2008年11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那柯里,称赞这里是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并指出“茶马古道是一篇大文章,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做好”。如今,这个多民族和谐共居的传统村落,正以文化为笔、创新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新时代的传奇。
3月20日,春分。一大早,那柯里村“高老庄”茶坊的蒸茶香气已氤氲开来,小院主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高仕兴手持木制茶甑,向围拢的游客演示着称茶、蒸茶、揉茶的古老工序。在他身后,游客有的专注地记录着制茶流程,有的悠然品味着百年古树茶的醇香。
村中另一隅,“马帮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春芝的灶台同样热气蒸腾。茶香牛肉在铁锅中嗞嗞作响,咖啡排骨的独特香气勾起了游客的好奇。如今,她家的马帮菜馆已从山间村落走进普洱市区,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
“那柯里”在傣语中意为“小桥流水,沃土肥田”。曾经,南来北往的马帮在此歇脚,补粮草、修马蹄,留下“推窗见青山,凭栏听流水,古道蹄声响”的鲜活图景。如今,百年石桥、马灯、马饮水石槽等遗迹仍在诉说历史,而古村落已悄然蝶变。
“今天我从新闻里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丽江考察,我真想对总书记说,您再来我们这里看看吧。”高仕兴激动地说,当年总书记来到那柯里,鼓励我们做好茶马古道这篇大文章,发展旅游业,现在我们村里80%的人家都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吃上了‘旅游饭’。”
傍晚时分,村口的“漫崖咖啡”飘出阵阵烘焙香气。河南姑娘庞现美正指导工人调整咖啡豆的烘焙曲线。从义工到企业营销总监,这位外乡创客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在地化”转变,开发出“古道醇香”“马铃浅焙”等特色咖啡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考察时说‘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让我们更有信心把云南咖啡做好。我们还想把普洱小粒咖啡与茶马古道文化结合,开发出更多普洱特色产品。”庞现美信心满满。
2008年那柯里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997元,到2024年已达到4.5万元。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宁洱到昆明从8小时缩短至3小时,不仅给那柯里带来了客流,还带来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和新理念。2024年,那柯里村接待旅游人数9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
晨光中的那柯里,山腰古茶园里,茶农指尖翻飞采撷春芽;咖啡庄园晒场上,红果铺就“地毯”;非遗工坊内,游客体验制茶、刺绣等传统技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感恩奋进,依托茶马古道文化资源,团结和带领大家继续发展旅游业,让生活更上一层楼。”高仕兴表示。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高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