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时间:2024年9月24日 回访时间:2025年3月20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勉励大家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冬去春来,殷殷嘱托依然在民族团结园回荡,字字千钧始终激励着各族群众奋进。
“每一次讲解,我都从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开始。”民族团结园的讲解员李雨韩说,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达给每一个到民族团结园参观的人,是她的责任和使命,也时时激励着她在讲好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民族团结誓词碑既是一座历史丰碑,也是一条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篇章。”李雨韩说,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再次提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她倍感自豪。
“作为一名滴滴司机,我能接触到来自各个地方的人。在与乘客的闲聊中,我就会向他们讲述先辈们的故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方财兵说,父辈对党的感恩、对促进民族团结所作的努力深深影响着他。于是他把自己的车变成移动的“宣讲舞台”,一遍又一遍将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传播开来。“今天我们全家人都围在电视机前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的新闻,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时刻关心着我们各族人民的生活,我会牢记嘱托,发挥好带头作用,和各民族兄弟姐妹们迎接更加美好的生活。”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勐糯村党总支书记李扎丕,同样是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3月20日,当他在下组走访的路上从手机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消息,立马就和身边的村民们一起分享喜悦。“我是拉祜族,是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李光保的曾孙,我从小就听长辈讲述那段光荣历史,各族群众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真正走向一条幸福康庄的大道。”李扎丕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续写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跑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力棒’,带领村民一起发展产业,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时下,春意盎然,繁花似锦。普洱民族团结园内,一辆辆大巴往来穿梭,游人络绎不绝。2024年以来,民族团结园接待4080余场次,游客15万余人次。“如今每天都有来自周边州(市)、县(市、区)单位团队和散客前来瞻仰观光,重温誓词碑上的铮铮誓言。”宁洱县民族团结进步义务讲解员吴卓嶧身着民族服装,站在誓词碑前,用最真挚的语言,将那段光辉的历史娓娓道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中鼓励大家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如今,在普洱这片热土上,民族团结誓词碑的故事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个人心田。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灯塔,让每一位干部群众紧密相连,共同赓续着这份珍贵的民族团结精神血脉,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和守护者。
本报记者 高玥 胡梅君 沈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