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圆满保障19次出舱任务

首批在轨舱外服延寿使用性能稳定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李国利 占康 刘艺)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和宋令东身着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于21日晚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首批在轨舱外服正延寿使用、性能稳定。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出舱活动过程中的核心装备,保障着航天员在舱外活动中的生命安全和高效作业。

据了解,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是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按照设计标准,使用寿命为“在轨贮存3年,期间出舱使用次数不小于15次”。与第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相比,第二代具有使用时间更长、安全可靠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好、测试维修性更强的特点,保障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更加安全高效。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身穿第一代“飞天”舱外服在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第一个足印,圆满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出舱活动。

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这是中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目前,空间站舱外航天服性能良好,状态稳定,已经顺利保障空间站任务19次出舱活动,单件服装最高使用达17次,超额完成‘3年15次’寿命指标。”中国航天员中心刘东岳介绍说。

截至目前,空间站舱外航天服是我国首个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工作的飞行产品。秉承集约高效的原则,延寿的目的是最大化发挥舱外航天服在轨应用效能,节约工程成本。

据介绍,达到寿命指标后,科研团队定期对空间站舱外航天服进行寿命评估,构建天地联动、科学合理的舱外航天服健康监测和寿命评估方法体系,预测当前服装的寿命。同时,系统识别寿命短板,便于后续服装寿命升级,从而达到既风险可控又延长寿命的目的。

“我们探索性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寿命评估方法,深入挖掘在轨和地面试验数据,开展了大量的材料级和产品级的验证试验,评估寿命边界。同时,结合在轨服装定期检测和出舱前检查,确认服装的健康状态,保证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安全可靠。”刘东岳说。

  • 神十九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 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考文垂当选国际奥委会新一任主席

  • “雪龙2”号前往罗斯海开展大洋调查

  • 报头

  • 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公布

  • 去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

  • 韩在野党发起对代总统的弹劾动议案

  • “十项措施”助力职工文旅消费

  • 朝鲜试射最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 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圆满保障19次出舱任务

  • 泽连斯基要求欧盟提供至少50亿欧元购买炮弹

  • 去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57万平方公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