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省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将对照全会部署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目标任务,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优异答卷。
着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楚雄彝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黄国锋表示,“十五五”期间,该州将实施“延链壮链、满园扩园、集群集聚”行动,聚焦发展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构建“传统+优势+特色”的“4+8+7”新型工业化体系。通过“产业链延伸强根基、技术创新提能级、智改数转赋动能、绿色改造降碳耗、服务创新拓价值”五大路径焕新传统产业,筑牢全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党工委委员、蒙自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闯表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将紧扣国家战略步伐,抢抓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以有色金属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为主导,电子信息、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物流带动生产性服务业为辅助的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为推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曲靖市着力布局的液态金属被国家列入重点支持的未来产业,其核心企业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全力打造液态金属全产业链,并确立“十五五”期间公司专利突破1000件、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全球液态金属领域领军企业的目标。公司总经理杨泽俊表示:“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使命,奋力创新,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拓展液态金属在热管理、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尹峻表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关键在于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历史主动,把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向新而行、以质取胜,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会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新理念,昆明可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创新驱动,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级跃升,担当起引领云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锋角色。
狠抓落实塑造发展动能
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全会精神,表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玉溪新天力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施郭健说,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在玉溪高新区,新天力公司研发的一款针对云南丘陵山地的秧苗多功能移栽机正在试推广中,它将提高烟、果、菜等重点产业的移栽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公司将结合云南实际、对标国际先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拿出更多创新产品,更好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玉溪市科技局局长杨美琼表示,将大力支持企业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等取得突破性进展,聚焦全市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全力构筑区域创新发展优势,为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呈贡区委书记陈净表示,“十五五”全区将以“春城花都展示区、现代科教创新城”为定位,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路径,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花卉产业为特色、绿色算力为基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建设花卉产业示范地、数字经济新高地和投资兴业优选地。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胡世胜表示,坚持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发展资源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将全力构建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联合科研机构深化技术攻关,依托中药材GAP基地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引入云南白药等龙头企业,扩大精深加工规模,推动三七产业集群提质增效,探索构建三七质量控制和产地仓体系,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管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商务局局长陈海平表示,将把学习全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内需活力释放、沿边开放提质的具体成效,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激发市场活力,立足沿边区位优势,加快口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持续夯实对外开放根基,书写边疆高质量发展与繁荣稳定的新篇章。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副秘书长、瑞丽试验区工管委综合办主任马剑表示,将充分发挥中缅经济走廊门户枢纽的独特优势,着力在口岸通关效率、跨境产业合作、境内外联动等难题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推进制度创新、平台项目、政策举措“三张清单”,建成中缅开放合作的主通道、核心区,以瑞丽试验区的新作为、新成效为全省乃至全国沿边开放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围绕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求,丽江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和庆媛表示,丽江将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系统推进东巴文化、纳西文化、摩梭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强化木府等重要文化地标的保护与利用,让悠久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同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构建具有丽江辨识度的文创产品体系,持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以文化资源创新转化赋能丽江高质量发展。
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委书记杨秀兴表示,将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坚决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补齐交通、水利、文旅等基础设施短板,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好以草果、山药、草莓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加快推进文旅户外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昭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产业资源丰富,但在农产品加工、品牌培育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弱项。全会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深入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申云虎表示,将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扎实做好龙头企业培育、农特产品加工、品牌塑造营销、联农带农机制等工作,推动昭通从传统农业大市迈向新型农业强市,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近年来,普洱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普洱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宣教科科长罗红云表示,将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域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开忠表示,将聚焦“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在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优化政策,强化落实。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稳就业促增收,深入实施“就业提质增效”“技能云南”行动,持续推动“幸福里”社区建设,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站和“15分钟服务圈”,健全基层就业服务网络;着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公平充分、安全规范、精准高效的社会保障。
大理白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陈绍华表示,大理州将深入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抓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和托幼一体化服务,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本报记者 刘宇丹 黄翘楚 张雯 吕瑾 刘薇薇 杨茜 张雁群 李彤 戴振华 管毓树 和茜 李寿华 沈迅 高玥 杨艳鹏 秦蒙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