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张桂梅思政大讲堂”走进昆明理工大学,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堂思想与实践交融的青春思政课。课上,国家青年拔尖人才、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丰奇成以“逐梦边疆,科教报国,创新驱动谱写矿业华章”为题,讲述了自己扎根西南边疆十八载,将个人理想融入西部发展的故事,展现了青年科学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
2007年,丰奇成怀揣梦想,从山西跨越千里负笈昆明,在昆明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深耕,从本科到博士后,最终留校执教。他秉持“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定信念,聚焦矿物加工过程强化与智能化,以科技赋能边疆产业升级,让科教强国的印记深深镌刻在祖国矿山之中。
“我国矿产资源禀赋差,大多数为低品位、共伴生复杂难选矿石,而浮选是矿物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对提升矿产资源利用率至关重要。”丰奇成深知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他十年如一日开展复杂难选金属氧化矿浮选基础研究,研发了铜铅锌氧化矿活化新方法,阐释了表面硫化和疏水强化新机制,建立了铜铅锌氧化矿活化浮选理论体系,为我国大量堆存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
丰奇成秉持“基础研究—小试突破—中试验证—工程示范—推广应用”的科研理念,始终将创新成果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致力于攻克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高效利用难题,积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他研发了多种新型活化剂、高效抑制剂和多元捕收剂,发明了低品位混合铜矿绿色高效分选新技术、复杂铅锌多金属矿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了难选锂矿资源低碳高效回收新工艺,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发明专利32件,部分技术在云南、西藏、江西等地的矿山企业得到推广应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他在带领团队深入矿山一线时,不畏艰苦环境和技术难度,经常鼓励大家:“我们要胸怀矿业报国志,勇闯选矿无人区。”即使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开展工业试验,他也坚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的拼搏干劲,成功解决了选矿领域的一系列瓶颈问题,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高校青年教师,丰奇成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卓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矿业领域高素质人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国家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战略力量,将“点石成金”的火种一代代传承下去;指导学生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多人获得云南省、行业协会、校级优秀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奖等荣誉;培养出了一批矿业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正逐渐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
扎根边疆十八载,丰奇成将个人理想融入西部发展事业,把自身科研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深耕金属矿高效分选与综合利用领域,用创新实践谱写了矿业报国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陈怡希/文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