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40年的滚滚大潮中,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工行云南分行”)注定是一朵明亮的浪花,用创新与担当书写了彩云之南金融改革的新篇章。 工行云南分行自成立以来,紧跟云南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坚持“服务云南经济”的经营宗旨,以支持云南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战略导向,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和信贷投放力度,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主渠道作用,实现了支持云南经济跨越发展与自身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 截至2018年11月末,工行云南分行人民币全部存款余额3108.85亿元,较年初净增374.23亿元,增长13.68%,同比多增29.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71.80亿元,较年初净增297.57亿元,增长12.53%,同比多增159.86亿元。 义不容辞 做实普惠金融业务 2016年前,大理康红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理康红”)总经理孔宝生还不曾想到,自己的企业能在国有银行贷款。2017年,正欲扩大生产规模的大理康红接到了工行的橄榄枝。这是孔宝生此前一直不敢想的,因为大理康红作为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很多条件并不符合国有银行的授信标准。 恰逢其时,由中国工商银行研发的网上小额贷款成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大理康红被总行列入目标客户白名单。当该行通知客户可以免抵押授信66万元小额贷款时,孔宝生既激动又感动。得知只要网上申请,利率还很优惠后,随即便申请了该笔贷款,而钱在几天内就到了公司账户上。 大理康红只是工行普惠金融业务中,我省众多受益的小微企业之一。值得关注的是,该笔业务的成功办理,在为客户解决了资金困境的同时,也为工行在今后的营销中增加了一项强有力的竞争途径。网上小额贷款有效缓解小微客户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获客难”、传统逐户评级授信审批的“效率低”、无抵押小微客户的“评价难”以及银行大量沉淀数据无法利用的“资源浪费”问题,也是工商银行探索未来创新网络融资服务、营销小微市场的强兵利器,体现了工商银行“真做小微”“做真小微”的发展思路。 据了解,工商银行网上小额贷款正式上线,该业务为所有守信客户筑路,只要小微企业拥有工行账户,总行运用“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基于客户的交易、资产、信用等多维度数据构建客户筛选、额度测算及风险监测模型,分数达标即可进入工商银行白名单办理贷款,通过“白名单准入”实现“客户一键即贷”。该项业务实行全线上操作,无需等待即刻到账,信用额度可以循环使用,随用随借、随时偿还,能有效节约小微企业客户贷款占用时间,提高融资效率,降低实际融资成本。小微企业客户可获得最高200万元、最长1年期的小额贷款。 此外,工行云南分行积极开展银政、银担业务合作。与原省工信委签订了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合作协议,大力拓展小微贷款优质客户群;积极推进与省信用再担保公司、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合作,确定政策性融资担保重点合作领域,增强信用保障措施;切实加强小微贷款利率管控,主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云南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责无旁贷 金融助推脱贫攻坚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金融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工行云南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政府及监管部门金融助推扶贫攻坚有关精神和要求,围绕金融扶贫工作重心和年度工作目标,持续加大信贷结构优化力度,用好用活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全力推进金融信贷扶贫攻坚工作上台阶。 近年来,工行云南分行就紧紧围绕总行“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战略,立足区域实际,主动承担起大行应有责任,把推动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扶贫建设作为助力云南精准扶贫的切入点。 在工行云南分行的大力支持下,昆明分行与云南省供销社积极沟通,在该合作社旗下“云南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驻“融e购”,并于2018年5月29日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确定为“融e购”电商精准扶贫试点,同时邀请云南省电视台到定点扶贫县红河县拍摄扶贫公益宣传广告,助力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工行云南分行积极推进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落地实施,该行领导率队深入基层行调研,积极走访各县委、县政府,与各县政府举行银政座谈会,深入了解各县政府当前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同时结合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旅游、脱贫攻坚等领域的需求,详细解读工行信贷行业政策,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金融助推作用。 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上,工行云南分行精准对接贫困地区金融需求,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末,工行云南分行在个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贷款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亿元、8.94亿元和10.74亿元,增幅达到5.98%、66.17%和141.82%。 因地制宜 大力拓展绿色信贷 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关于开展绿色金融信贷业务的有关工作要求和部署,工行云南分行树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自信,紧紧围绕云南加大八大产业建设和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力度,紧紧围绕打好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战略建设,按照总行绿色信贷政策、制度,积极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客户市场,大力拓展绿色信贷业务,在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点加大对旅游、交通、水利、生态、教育、医疗健康、基础设施等绿色产业板块的信贷投放。 云南野生动物园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虽然该园基础设施比较齐备,但内部交通道路过长、功能区划及空间布置上不够合理、人工景观环境较差、旅游设施简易陈旧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公园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在获取云南野生动物园提升改造项目融资需求后,工行云南分行积极上门服务,按照该行“绿色信贷”政策,累计投放9052.90万元,贷款余额7386万元。通过工行贷款资金的嵌入,该园区硬件改造逐步提升,园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该行“绿色信贷”政策。一方面不断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丰富绿色信贷的内涵,完善重点领域政策体系和金融产品,投向绿色经济领域的融资一直大幅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绿色发展。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将绿色信贷管理要求嵌入信贷业务全流程,将环境与社会风险因素纳入客户及项目风险的重要评价内容,确保其节能环保方面的合规性、完整性和相关程序的合法性。 在具体的信贷操作中,工行云南分行不断创新推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绿色金融需求,并通过加强贷后管理工作,与地方环保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贷后环保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的环保动态,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和项目及时采取相应信贷策略,建立了信贷支持环保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工行云南分行还着力推广电子银行、网络融资等低碳环保的绿色金融服务方式,加强对客户的宣传引导,促使客户改变金融消费习惯,将自助服务作为首选模式,积极打造了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银行”。 多措并举 着眼服务重点领域 一直以来,工行云南分行深刻认识到金融与地方经济同舟共济的关系,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将自身的经营发展根植于云南大地,全方位服务云南经济建设。 一是全口径投融资支持。仅2018年上半年,通过多元化融资产品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全口径投融资新投放总量达到921亿元,其中投放贷款610.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服务。在工作中,工行云南分行认真落实云南省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合、存量增量统筹、融资融智并举的综合金融服务架构,形成“贷+债+股+代+租+顾”六位一体的全口径投融资体系,按照“抓大、抓小、抓优、抓新”的总体思路,围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客户,大力拓展新客户、新领域和新市场,在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中实现投融资业务又快又好发展。全行累计向云南省“五网”建设领域投放贷款逾532.86亿元,向文化旅游行业投放贷款逾1850万元、制造业项目投放贷款63.86亿元,办理总部融资94.66亿元。 三是落实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落实“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战略合作项目实施协议》,涉及云南省298个重点项目、3205亿元的融资需求。工行云南分行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紧贴全省经济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协议项目,大力助推地方经济建设,累计向清单内的62个项目投放贷款1061.31亿元。 “未来,我行将充分发挥自身投融资产品服务优势,不断加大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我省统筹推进八大产业建设和工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力度以及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工行云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郭伟表示,工行云南分行将按照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继续以金融先锋的干劲助力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