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
第11版:云关注·绿色普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
普洱学院喜庆建校40周年——
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土壤


校庆演出

    特 写

    “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为祖国边疆的繁荣稳定作出新贡献。”刚刚过去的2018年末,对于普洱学院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12月28日,普洱学院迎来建校40周年。该院明志新发展,争做立德树人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引领者、校地融合的实践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立足普洱,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土壤,普洱学院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己任,形成了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佤族等普洱5个主体民族研究系列学术专著,全面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40年来,普洱学院培养了5万多名各族毕业生,带动了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立足国门、面向南亚东南亚建设国门大学。40年来,普洱学院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中,成长为滇西南地区特色鲜明的国门大学。培养东南亚多国留学生,与泰国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承担文化使者重任,国门大学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普洱学院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老挝国立大学、苏发努冯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普洱学院的前身是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2012年“升本”后,普洱学院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不断向前,形成“基础教育、生物多样性与资源环境、东南亚商务与法学”等六大特色学科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在普洱学院院长成文章看来,一方面要实现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基础学科的多元发展,另一方面要全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模式的创新,不断加强国门大学建设;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巩固中,发挥高等学府的智力作用。

    本报记者 沈浩/文

    通讯员 肖广/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