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一般而言,会议既要有“会”的形式,也要有“议”的过程,并能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决策,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简言之,会议就是要会而有议、议而有决、决而有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或部门在开会时,经常是领导讲讲话、提提要求就完事。当让大家发表意见或建议时,往往鸦雀无声,或者直接表示“无意见”“一致同意”。如此少议或不议的会议,往往失去了会议应有的作用。 开会,“会”是前提,“议”才是重点。为何有些单位或部门存在重“会”轻“议”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有些与会人员不敢发言,怕得罪领导或是怕因说错话受批评、担责任;二是有的与会人员不会发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会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所谈论的问题不了解、不清楚。 重“会”轻“议”,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形式主义,不仅难以实现开会目的,影响会议实效,长此以往,会形成走过场的不良会风。因此,重“会”轻“议”的情况必须转变,让会议回归本位。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议论氛围。在开会时,如果需要听取与会人员的意见、建议,要鼓励与会人员积极发言,包容不同观点甚至是反对意见,减少发言人的后顾之忧,让大家敢说话、说真话;与会人员要转变观念,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看法,决不能有当老好人思想。其次要提高参与讨论的能力。在平时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做到有话可说。为方便与会人员参与讨论,主办方在开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告知与会人员开会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并针对议题让大家会前认真思考,以便交流看法、达成共识、形成决策。 另外,开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会议开完了,并不等于问题解决了。因此会议之后要抓好落实,要严格按照会议要求,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强化跟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