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开远市碑格乡的王勇,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10多年前自己辗转数日第一次走出大山时的艰辛。现在,开上小轿车,带着家人,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坐上飞机出国游玩一番也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不仅仅是王勇,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已经让更多的红河人切身感受到,天涯咫尺,路不再漫长。 群山挡不住,天险变通途。俯瞰红河大地,一条条高速公路、二级公路、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犹如“经济大动脉”连着“毛细血管”一样,四面延伸,千里纵横,穿越哀牢,福泽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族群众。一条条通畅的大道,不仅见证了红河交通建设的辉煌历程,更让红河“撕”掉了“闭塞、落后”的标签。 以交通项目大投入、大建设推动全州大发展,是历届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共识,也是红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2004年,鸡街至石屏、建水至通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红河州交通史上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此后的10多年间,红河交通人砥砺奋进,逐梦前行,一大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高速推进,红河交通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先后完成蒙自至新街、新街至河口、平远街至锁龙寺等12条高速公路,实现了红河州交通史上从“量”到“质”的飞跃。 截至去年底,由红河州主导建设的泸西至弥勒(二期)、元江至蔓耗(红河段)、蔓耗至金平、元阳至绿春、蒙自至屏边、建水(个旧)至元阳、石林至泸西(红河段)7个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已实现全线开工,进展顺利;辖区内由省级组织实施的弥勒至玉溪、勐醒至江城至绿春高速公路,由曲靖市牵头的召夸至泸西高速公路均已开工。全州通车里程达23614.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6公里、一级公路82.57公里、二级公路952.57公里、三级公路1305.85公里、四级公路18187.48公里、等外公路2390.47公里……一组组数据成为交通建设跨越发展最有力的说明。从末梢到前沿,红河交通再一次实现了华丽转身。 提及交通发展带来的实惠,绿春县骑马坝乡的李嘎然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兴奋地说:“以前,栽种的农产品很难卖出去,现在,公路通了,自家的胡椒卖出了好价钱,吃喝不愁了,还盖起了新房。” 近年来,红河州共实施农村公路改造850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从30.48%提升到100%。放眼广大农村,条条平坦的水泥公路联网成片,一如飞架在红河山乡之间最美的彩虹。 大交通形成大物流,大物流吸引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落地羊街的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项目已吸引1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几十亿元,为当地提供几千个长期就业岗位和上万个临时岗位,将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最大支撑。 不止如此,屏边的猕猴桃,蒙自的枇杷、石榴,绿春的八角、胡椒,元阳的红米等一大批红河名品依托便利的交通走出红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随着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的打通,红河各族群众正在共同分享着交通建设带来的红利。 以构建“县县通高速”“内联外通”“融入滇中”“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体系和“二纵三横一边六联”的高速公路网为目标,红河州加快推进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力争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6000公里,使全州公路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此外,红河国际水运大通道、红河机场、元阳机场、弥勒通用机场等项目正有序推进,弥蒙高铁已开工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全新的交通时代已经走来。 通讯员 杨会国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