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廷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曾告诫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坦诚对待自己的所学所知,与其说是一种谦逊,毋宁说是一种智慧。一个人只有不矜不伐、不骄不躁,学品才靠得住,人品才立得稳。 但在基层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却不善于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面对群众疑问,要么照本宣科一条稿子念到底,要么自己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导致群众听起来“一头雾水”,根本起不到政策宣传作用。 不懂装懂,是最大的危险。不懂不要紧,关键是要抓紧弄懂,遇到那些避不开、绕不过、等不起的问题更要尽快求解,实在一时搞不懂的也不要贸然行事,而要抓紧摸清情况后再付诸行动。倘若自以为是、不懂装懂,极易在关键及重要问题上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只能是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很少有精通所有业务、掌握全部技能的。假如不懂装懂、弄虚作假,那么看似“有所为”,其实却是瞎折腾、乱作为。事实上,不懂便承认不懂又有何惧,与其装懂卖弄,不如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那些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一一填补起来。多点“不懂就是不懂”的率真,抓紧时间去问、去学、去研究,在弄懂时努力创造条件去落实,让自己在真懂的过程中获得进步。 在工作中,让自己拥有真才实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党员干部不管工作有多忙,都应该抽出时间来学习,并且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因为面对纷至沓来的新技术、新内容、新要求,一旦停止学习就会不适应,会出现本领恐慌,面对许多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变化,看不懂理解不了,就容易失去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真才实学是立身之本。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将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以对自身知识储备的清醒认识,锻造学习进步的阶梯,如此才能成长为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