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龙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直吸引着许多登山爱好者竞相前往。如果谁成功登顶过,那更是一件殊荣。然而多年来,大批登山者前来珠峰挑战极限,山上遗留了大量人体排泄物及睡袋、氧气瓶等各种非生物降解的登山设备……这些人类留下的垃圾,不仅会给珠峰垃圾清运带来一定难度,而且会给高山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就十分脆弱的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环境保护须臾不能懈怠,因为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修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珠峰也是如此,如果任其遭受破坏,这笔宝贵的大自然资源财富,终有一天会走向枯竭。 令人庆幸的是,保护珠峰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制定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垃圾(污水)管理制度》《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登山管理制度》《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审批制度》等10余个管理办法,初步探索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 而且,据了解,《珠峰登山垃圾管理办法》正在酝酿出台,定日县政府和珠峰保护区管理局也将进一步规范海拔5200米以下游客可到达区域的环保措施;目前,保护区内有85名野生动物保护员,设有1000个生态岗位;定日县还计划试运行电动环保车,减少自驾车辆带来的环境污染。这些举措均有助于平衡环境保护、群众脱贫、登山运动等不同需求。 保护珠峰不仅是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更是每位游客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位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女性、日本女登山家田部井淳子去世前曾留下一句话:请让珠穆朗玛峰清静些。的确,对于珠穆朗玛峰和其他的自然景观,人类与其去“征服”,不如用心呵护,切实担负好自然环境守护人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