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鑫龙 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城镇登记失业率3.19%,城镇化率达52.5%…… 盘点2018年玉溪市政府工作成绩单,该市紧扣“六个走在全省前列”、推进“两型三化”、打造“三张牌”的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5577”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抓产业 调结构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年来,玉溪市粮食产量6.2亿公斤,烟农收入22.5亿元,畜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6.3%。褚橙珍果品等5个产品入围全省“10大名品”,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达利食品入列全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磨浆农业等获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户,滇雪粮油入选国家级龙头企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玉溪行动计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力支持红塔集团加快技术改造、开拓市场,卷烟及配套产业增加值增长1.5%。矿冶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易网科技等互联网企业落户玉溪,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0%。完成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7%。比亚迪绿色交通智能制造顺利推进,595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营。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8%。高新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绿色园区,140家企业入驻启迪众创园。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1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5%。江川区、澄江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 “一部手机游云南”玉溪板块上线运行,寒武纪乐园等38个重大旅游项目进展顺利,旅游总收入增长16%。通海杨广国际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开工建设,九溪润特一期等项目建成投运,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增长7%。 抓项目 增投资 发展后劲不断夯实 一年来,玉溪市加强在库项目、新开工项目、重点前期项目调度,开展问题清零、融资搭桥、项目预警行动,建立补短板增动力惠民生项目库,完成PPP项目减量瘦身,全年集中开工项目352个,市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新开工99个、竣工37个,完成投资604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00个转型升级项目开工28个、竣工34个,工业投资增长10%。 150个“五网”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澄川、弥玉等6条高速公路和玉磨铁路建设有序推进,玉溪至杭州动车组列车开通。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58公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华宁“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江川通用机场取得立项批复。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启动建设,15件水源工程加快推进,华宁大龙潭调水通海支线、澄江甸垛龙潭调水工程开工,1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220千伏永济、110千伏圆明输变电工程完工,铺设城镇燃气管道39.6公里,中心城区天然气气化率达76.5%。荣获中国数据中心、宽带中国优秀试点城市称号。 抓改革 扩开放 内生动力加速释放 一年来,玉溪市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争取到位省级置换债券转贷资金61.37亿元,向上争取财政补助资金117.6亿元。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基本完成,“三湖”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为全国试点,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新增土地流转6.9万亩。科教创新城建设进展顺利,玉溪市成为国家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建设城市之一,通海进入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建设名单。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户,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4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户,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成功签约上海博氢、华力控股等知名企业集团,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1023.5亿元、增长11%。 玉溪蔬菜基地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产品出口7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0亿美元。 抓规划 重建设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一年来,玉溪市城乡总体规划通过评审,扎实开展“城市双修”试点,完成科教创新城、高铁新城核心区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启动市级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规划。获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玉溪市、江川区荣获第四届云南省文明城市称号,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第二轮复审。建成海绵城市试点项目84个、地下综合管廊23.3公里、排水管网46公里,高铁站站前广场投入使用,红龙路、秀山路延长线改扩建工程完工,完成中心城区“花城”景观改造。 编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实施意见,23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规划编制完成,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进展全省排名第二。戛洒等6个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广龙小镇获省1.5亿元奖励,新平磨盘山、元江小燕村被确定为全省康养小镇建设试点,通海河西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完成53个“直过民族”聚居村庄环境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大营街等4个村入选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实现村庄太阳能路灯全覆盖。 抓环保 建生态 环境质量日益提升 一年来,玉溪市“三湖”“十三五”规划75个项目、山水林田湖草46个项目开工率分别达88%和80%。深入实施保卫抚仙湖三年行动计划,“雷霆行动”148个问题完成整改,启动“森林抚仙湖”建设,完成径流区林业生态修复3万亩、休耕轮作5.7万亩,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Ⅰ类。启动实施星云湖水质达标三年行动计划,环湖截污治污等19项工程全面推进。修订《云南省杞麓湖保护条例》,全面开展流域村落环境整治,通海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董炳河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试点全面启动,大小矣资搬迁安置房主体工程竣工,16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设置2052名四级河(湖)长,实现河(湖)长全覆盖。 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推行山林长制,完成营造林2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9平方公里,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5.9万亩,清理整治“大棚房”12.4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华宁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抓民生 促和谐 人民福祉逐步增强 一年来,玉溪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6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1.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3%,脱贫质量实现新提升。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818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2亿元,扶持创业8995人。 启动医联体医保打包付费试点,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212.5万人。4个乡镇敬老院改扩建、1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住房保障持续加强,公租房分配率达95.3%。完成“全面改薄”项目108个、中小学幼儿园C级校舍加固改造项目172个,中心城区新增学前教育学位950个、高中学位861个,4个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玉溪市人民医院等完成改扩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市依法治市工作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