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
第08版:云之美·文史哲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
滇云风物
杨林八景兰茂诗


康熙《嵩明州志》中的杨林图

    □ 彭竹兵

    明代嵩明州(今嵩明县),下设邵甸县、杨林县,后来撤掉二县并入州。杨林为昆明至曲靖之间的重要邑市,风光秀美,集市兴旺,过往行人多在此休憩,寻幽访胜。

    明代云南文化名家兰茂,就是杨林人。兰茂集医学家、音韵学家、小说家、诗人等于一身,数百年来名声隆盛,至今仍列为云南古代文化大家。明清以来,各地八景流行,杨林也不例外。据清代汪煚《嵩明州志》、胡绪昌《续修嵩明州志》、民国陈诒孙《嵩明县志》记载,杨林八景有:瑶峰日彩、澄海月华、龙崖瀑布、螺埠堆蓝、金马秋风、石羊春雨、蓼汀渔唱、松径樵歌。兰茂的杨林八景诗值得一读。

    瑶峰日彩:“崇山千百仞,突兀耸晴云。日色曈昽晓,岚光紫翠分。寸心犹报国,一饭敢忘君?遥想龙鳞道,朝回景未曛。”瑶峰,指嵩明瑶玲山,也叫药灵山,古迹传说多。曈昽,日初出渐明的样子,也指旭日。

    澄海月华:“秋水涵空阔,登楼雨霁时。山低月上早,风细浪生迟。凫雁栖难定,鱼龙势莫窥。何人舟一叶,撑破碧琉璃。”此诗与当时的嘉丽泽有关。嘉丽泽未疏浚以前,水域面积很大,盛产鱼虾,凫雁成群。夏秋涨水之际,嘉丽泽附近的村庄、田地常会被淹没。民国时期嵩明人刘僴等人治理嘉丽泽,泄水成陆,开发良田,因此昔日烟波浩渺、碧水琉璃的湖光山色也一去不复返了。从生态环境保护、涵养水源等角度而言,历史上对嵩明嘉丽泽、陆良中涎泽、会泽蔓海、昭通千顷池等湖泽的治理,是一把双刃剑,其利弊得失,应引起后人深思。

    龙崖瀑布:“奇绝灵崖水,潺潺挂石巅。玉龙吹白浪,银汉落青天。泽并三春雨,功归万顷田。濯缨宜在此,襟抱亦泠然。”这首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风格迥异。李白诗中浪漫主义情怀淋漓尽致,一览无遗,而兰茂此诗既想象丰富、古雅可风,又关心民瘼,出尘入世两相宜。陈诒孙《嵩明县志·卷五·舆地》记载:“在杨林之南,五峰突起,名曰五龙山,中有龙泉,由崖飞流而下。为杨林八景之一。志载龙崖瀑布即此。”

    螺埠堆蓝:“水外山如髻,巍巍耸翠螺。晴岚宜晚照,倒影入清波。过客频回首,渔翁或放歌。良由诗眼爱,爽气近来多。”这是与螺埠山有关的景致。现在有人将“良由诗眼爱”误为“良田诗眼爱”,从整诗意思来看,“诗眼”爱佳山水,而非“良田”。所以应为“良由诗眼爱”才对。

    金马秋风:“高陇名金马,登临引趣长。每乘秋雨霁,深爱晚风凉。云敛瑶山碧,农歌早稻黄。相看诚自喜,岁稔少流亡。”金马,即陈诒孙《嵩明县志》所载:“乌纳山……分一支东走玉龙河北、老贾河南,为金马山,为笔架山。”此金马山并非昆明的金马山。瑶山,应指瑶玲山。

    石羊春雨:“奇石如蹲羖,名邦故老传。绿肥春去日,青润雨来天。鸟集岩前树,人耕户口田。劝农曾过此,几度驻吟鞭。”蹲羖,蹲着的公羊。杨林古称石羊,其东山山麓有石头状如羊立。劝农,勉励人们依据季节变化,及时耕作,以期农业有成、衣食有赖。兰茂学识渊博,号称“小圣”,他悲天悯人、关注民生的情怀,于此诗可见一斑。

    蓼汀渔唱:“红蓼吹香处,渔翁坐夕曛。高歌常待月,余响遏行云。自得闲身乐,宁图俗耳闻。太平春酒贱,终日醉醺醺。”过去粮食不足,酒很贵。而杨林适宜农耕,遇到太平盛世,粮丰酒贱,可尽情而饮。

    松径樵歌:“南山松百里,岁岁足薪槱。童稚勤樵采,生涯固不忧。归来忘早晏,笑语杂歌讴。剩得升平乐,山花插满头。”薪槱,薪柴。生涯,生计。早晏,早晚。“山花插满头”一句,可见春日踏青,饮酒游乐、以花插头的恣意状态。

    (作者单位:曲靖市财政局)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