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3月18日 星期一
第08版:理论纵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3月18日 星期一
观察与思考
扶志扶智结合 共促自主脱贫
变脱贫对象为脱贫力量,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李熙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并具体指出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加强扶贫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社会帮扶,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以泸西县来看,到2018年底,全县4个贫困乡镇、5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15.4%下降至1.26%,顺利接受了省级组织的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取得这一成绩,就来自深入推进精准脱贫中,泸西县充分认识到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高质量脱贫的根本途径,深入推进“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和扶贫扶志扶智行动,变脱贫对象为脱贫力量,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注重思想引导,帮助贫困群众摆脱安贫心态、增强脱贫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既脱物质之贫,也脱精神之贫,是泸西县扶贫干部追求的目标。决战脱贫攻坚中,泸西县注重把激发内生动力与革除陋习促脱贫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齐步走”“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农村以往存在的消极等靠、好喝懒做、好逸恶劳、大操大办、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明显改观。据统计,仅“破除婚丧陋俗”一项,就为群众节省支出400万元。

    注重思路引导,帮助贫困群众补齐知识短板、逐步走向自强。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插上“技能脱贫”的翅膀,助力脱贫攻坚,是泸西县决战脱贫攻坚中不断探索实践的一个主题。泸西县针对贫困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48.96%的实际,推行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的“政校合作”办学模式,并整合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成立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地开展技能培训。向阳乡歹鲁村委会是典型的石漠化山区,2016年开始发动群众大规模种植桃子。但是,石头缝里不好种树,群众也不会管理。县委、县政府安排农科局果树站专业技术骨干到该村担任工作队员,并承包其中500亩桃树作示范,带领贫困群众一起参与管理、学习技术。目前,歹鲁村桃树发展到5000多亩,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

    注重政策引导,帮助贫困群众消除各种顾虑、主动参与支持。泸西县在决战脱贫攻坚中,注重深入细致的扶贫政策宣传,引导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消除各种顾虑和担忧,最大限度赢得理解和支持。全县4300余名挂包干部人手一册《政策要点》、随身配备一个“口袋包”,按月召开村民代表会、贫困群众见面会,进村入户讲政策、理思路、谋发展。目前,全县涌现出脱贫致富明白人、带头人562人,81个村委会都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全县实现131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全覆盖,农户入社入股总资金496.69万元。为切实消除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悬崖效应,泸西县改进帮扶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广参与式扶贫。在整治人居环境的热潮中,全县有劳动力的家庭,每户至少出1~2人尽其所能投入到施工中,硬化入户道路9.75万平方米。全县完成“人畜混居”改造521户,拆除村内无人居住危房524户。泸西县还注重深化扶贫领域中的法治建设,由村民委员会设置“红黑榜”加强不良行为惩戒,在全县推行“口碑、逆行”公示制度,加大对攀比跟风、无原则争当贫困户、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等不良行为的曝光力度,引导群众知法守法,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觉性。

    (作者单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