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牌”普洱市如何打造?日前,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了有机茶产业发展的例子。 “目前普洱市通过和进入转换期的有机茶园面积已达到31万亩,位居全省第一。”卢寒说,普洱市有机茶产业发展模式从1.0版经历2.0版、3.0版,现在发展到4.0版。 他进一步阐释道,1.0版就是祖祥高山茶园公司最初采用的“公司+农户”的模式,自有基地建设2000亩有机茶园;2.0版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带动祖祥公司周边农户以专业合作社形式发展近万亩有机茶园;3.0版是“有机茶产业联盟”,思茅区把全区生产有机茶的企业以联盟的形式组织起来,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营销,形成普洱市思茅区有机茶产业联盟,带动区内2万亩有机茶园发展;4.0版就是建立有机服务公司,通过公司为全市有机茶企业提供统一的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提供培训和服务,原料统一收购,带动全市企业发展了3万亩有机茶园。 卢寒说,普洱市已启动茶园全域绿色化,加快推进有机茶园建设,到2022年,争取全市实现全部茶园绿色化,达到绿色和有机标准,即有机茶园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绿色茶园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 同时,为严格质量管控,普洱市以联盟为抓手,打造普洱名山普洱茶品牌。今年计划打造推出普洱市无量山、景谷山、千家寨、江城号普洱茶联盟,加上之前打造的景迈山、普洱山、凤凰山联盟,形成“七县七山”的普洱市名山普洱茶品牌矩阵,参与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已有29家之多。 “提升品质、指数引领、保险筑底、加工带动、宣传推动”。在咖啡产业方面,卢寒说,普洱市按国际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要求,构建普洱咖啡产业服务体系和品牌体系。 今年,联合普洱国家咖啡重点实验室、普洱咖啡协会、咖啡交易中心建立咖啡出口可追溯体系;建立咖啡价格指数发布制度,争取国际话语权,形成云南咖啡价格风向标。支持云南精品咖啡加工园区和爱伲5000吨精品咖啡生产线等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普洱咖啡工业化、品牌化步伐。 本报记者 沈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