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瑾) 近日,楚雄彝族自治州首个彝族“火把节”毕摩文化传习所在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山成立。 当天,来自楚雄州东部方言区、北部方言区、中部方言区、南部方言区、西部方言区的彝族毕摩代表、民间艺人及传承人共80人,进行了彝族毕摩文化传承人培训,交流了毕摩文化,开展了大三弦舞、葫芦笙舞、羊皮鼓舞等彝族歌舞展示交流活动。 “彝族火把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山是彝族火把节的主要发源地及传承地之一。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传承人的传习活动,楚雄州文化馆和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结合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需要,在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山挂牌成立彝族“火把节”毕摩文化传习所,集中举办彝族“火把节”毕摩文化传承人及火把节传习骨干人员培训,旨在集中展示、保护和传承“彝族火把节”原生文化内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