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怡文 近日,全国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名单出炉,我省共有24家医院入选,为一大波准妈妈带来了生育福利。记者在全省率先开展分娩镇痛的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了解到,无痛分娩能为产妇减轻痛苦,所以很受欢迎。但因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产妇及家属对无痛分娩认知率不高,加上麻醉师短缺、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影响,我省无痛分娩从试点到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专家建议,要推广无痛分娩,需改善麻醉师待遇,并考虑将无痛分娩视为基本医疗需求,纳入医保制度。 无痛分娩推广不容乐观 3月25日上午,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产房里,王女士抱着刚出生的宝宝高兴地说:“刚进产房时疼得不行,医生告诉我可以打麻醉减轻疼痛,打完之后真的不疼了,孩子也顺利出生了。” 据省妇幼院产科护士长艾蕊介绍,为开展好无痛分娩试点工作,省妇幼院早在2016年就着手准备,先后派出产科、麻醉科业务骨干到国内无痛分娩开展得较好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北京妇产科医院等地学习。自2017年9月开始,医院开始开展无痛分娩,目前医院共对有无痛分娩需求的352位产妇开展了无痛分娩,无痛分娩率为31.2%。艾蕊说,目前医院采取的是自愿原则,产妇经过产科医生、麻醉师的评估,认为产妇能够接受无痛分娩,经产妇同意,医院才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 据了解,目前我省的无痛分娩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知晓率不高,为做好此项工作,一些试点医院都提早准备,开展宣传、推广,但效果不理想。由于对无痛分娩的认知不足,一些产妇、家属认为通过麻醉镇痛可能会对产妇和孩子造成影响,因此推广难度较大。但接受了无痛分娩的产妇,大多都给予好评,认为不仅减缓痛苦,恢复也比较快。 麻醉师紧缺加大推广难度 “实施无痛分娩,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政策和人才紧缺。”省妇幼院麻醉科主任成南超介绍,无痛分娩其实就是通过向椎管内注入局部麻药,阻滞疼痛的神经传导,达到抑制和消除机体的疼痛感。技术倒是不难掌握,但由于麻醉师、助产士紧缺,加之政策方面也有限制,加大了推广难度。 据了解,我国麻醉医师只有8.5万人。如果按照欧美国家每万人2.4个麻醉师的配备比例计算,缺口高达30万至50万人。云南医师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李艳华表示,跟全国一样,随着无痛技术的推广、手术量的增加以及患者对疼痛管理要求的提高,对麻醉科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云南现有的麻醉科医师数量无法满足需要。现有是三甲医院缺少麻醉医生,基层医院更缺。目前云南省注册的麻醉医师约1600人,缺口在1000人左右。麻醉医师们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这也是无痛分娩推广难的主要原因。 专家建议将无痛分娩纳入医保 费用方面的原因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痛分娩的推广。采访中,我省首批无痛分娩试点单位的麻醉师介绍,由于无痛分娩项目没有被列入经物价部门审核的单独收费项目,目前我省各试点医院无痛分娩的价格比顺产价格高出500元至1000元。这主要是实施无痛分娩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器械等费用,并未包含医疗服务、人工劳动等费用。因此,在医疗资源不足、麻醉医师超负荷运行的前提下,综合性医院对这项服务的推广较为乏力。 采访中,我省一些产科专家表示,无痛分娩不仅是镇痛手段,更是“意外保险”。有些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子宫脱垂、破裂等意外,如果已有椎管麻醉镇痛基础,可立即转入剖宫产手术,最大限度降低母婴风险。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考虑将镇痛分娩视为基本医疗需求,纳入医保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