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饮品打开市场蓝海 《人民日报》:新式饮品的崛起不是偶然,得益于人群的迭代,也离不开消费的升级。我国2018年恩格尔系数为28.4%,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6.2%。购买一杯高纤、低糖、低脂的现制饮品,已经不再是跟风从众的“赶时髦”,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看,新式饮品不再满足于解渴,还被赋予了不少附加值。拿社交属性来说,一方面,“高颜值”和高互动性的产品设计,容易令消费者产生愉悦感,提高在社交平台的传播意愿。另一方面,人流量大的门店地段、高品质的装潢空间,增加了顾客逗留的频次和时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为商品的独特性和稀有性支付溢价,为品牌打造“活动的广告牌”,不失为一种高明的营销手段。 遥望星空是为观照地球 《中国青年报》:人类为什么对这些遥远到难以用普通距离单位测量的天体产生兴趣?对未知事物的天然好奇心,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文明正是被自己的好奇心推动前行的。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遥望星空,也是为了观照我们脚下的大地。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虑,对属于我们的唯一一个蓝色行星的担忧,都促使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在许许多多太空类科幻影视片中,其母题并非无忧无虑的探索,而是对濒临破碎的家园的逃离。《星际穿越》如此,《流浪地球》也如此,尽管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担忧都是殊途同归的。在有生之年,我们或许不会经历这些空间尺度的颠沛流离,但环境污染、恐怖主义、文明冲突等各种不安定因素,都在持续不断地给小小的地球增添难以承受之重。 本报记者 余国鹏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