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4月18日 星期四
第04版:要闻云南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04月18日 星期四
沧源县芒阳村“90后”小伙李志春——
甘蔗种出“甜蜜”生活

    甘蔗收割刚结束,对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镇芒阳村的“90后”佤族小伙李志春而言,这个季节的空气中多了几分甜蜜的味道。依靠当地甘蔗产业的发展,年仅26岁的李志春盖新房、买新车、开超市,凭借自己的双手,让小日子过得像甘蔗一样甜蜜。

    回家种甘蔗并不是李志春最初的想法。2009年,刚初中毕业的他带着“年轻人就应该出去闯闯”的想法来到了昆明,当学徒、做帮工,虽然每月仅700元的工资,但他觉得能学到东西非常满足。正当他打算施展拳脚大干一番的时候,家中却传来噩耗,父亲和爷爷于2011年相继去世。

    遭逢打击的李志春沉浸在悲伤中,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丧失主要劳动力后,失去了主要生活来源的家庭该如何维系?他只能辞去城里的工作,成为一名返乡青年,“刚回来时家里情况和现在根本不能比,漏雨的石棉瓦房和木头拼凑的家具,电器就只有电饭锅和电视机。”

    谈及过往,李志春有些唏嘘。面对家里10余亩的甘蔗、玉米和水稻,他没有退缩,毅然扛起了锄头背负起父辈给予的责任,脚踏实地干了起来。“以前没想过会回家种地,既然回来了,就一定要把地种好。”李志春说,在付出比别人更多努力的同时,自己也积极学习种植经验,不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2013年,芒阳村实施佤山幸福工程,家家建起了山间小别墅,一条条水泥路进村入户。虽因习俗未能翻新老宅,但交通的改善让李志春瞅准了其中的机遇,不仅发展起了坚果、花椒等产业,还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当时就想着既然有这个机会,就应该尽力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就这样,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下,李志春的家庭并未因缺失劳动力致贫,小日子反而过得有滋有味。2017年,他拿出了这些年攒的近10万元积蓄,建起了100余平方米的新房,还购置了摩托车和家用电器。

    目前,临沧市万名干部参与规划家乡行动正在进行中,李志春表示村民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借着政策的春风让家乡和个人获得更大的发展。“我一直思考在家乡的规划中可以做些什么,先把我的小卖部改造成超市吧。”李志春笑着说,我以后要更加努力,让家乡的好山好水被更多人看到,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甜蜜”。

    本报记者 黄翘楚 李春林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