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第07版:昆明新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官渡区着力打造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产业试验场——
“数字官渡”启动发展新引擎


    本报记者 茶志福

    今日观察

    点开官渡区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平台,进入宏观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系统界面,能够直观看到各项经济指标的运行情况。例如,2018年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增速变动为-1.4,其中,增速变动数据显示为红色,即“预警”的意思。是什么原因引起预警?进一步查看发现,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下滑;分部门看,工业及信息化投资增速不佳……一系列翔实的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分析研判,可以有针对性地上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解决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这是官渡区发展数字经济和大数据应用项目的一个缩影。从2018年开始,该区就着手推进“数字官渡”建设,组建了全省首个区级大数据工作专家顾问团,并以政府治理、民营经济、新兴产业为着眼点,着力打造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产业试验场,建成全省首个市场价格指数——螺蛳湾指数应用系统,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水平,启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争当排头兵,打造昆明城市新中心的新引擎。

    打通“信息孤岛”

    推进资源共享

    “‘数字官渡’建设不是要不要、做不做的问题,是必须要干好、干成。”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说,官渡区要打造昆明城市新中心,当好昆明发展城市经济、都市经济的“发动机”,就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方式,以大数据为抓手,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数字官渡”建设。

    为切实发挥大数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官渡区委、区政府聚焦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官渡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同时,编制发展规划及智慧官渡总体建设方案,出台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数据共享交换绩效评估等制度,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查考核,实现大数据工作“制度化”。

    与此同时,该区一方面着眼于借智借力,聘请27人为官渡区信息产业和新型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组建全省首个区级大数据工作专家顾问团,为全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一方面强化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到杭州、贵阳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专题学习培训,并与省大数据研究院、贵州省委党校等专业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大数据工作队伍建设。

    据官渡区科信局局长徐艳波介绍,该区围绕“聚”“通”“用”,以政府数据资源的跨部门汇聚共享和开发应用为切入点,积极构建经济、民生、政治、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政府治理大数据平台,打通“信息孤岛”,推进资源数字化。截至目前,该区政府治理大数据平台已经共享13个部门的基础数据,数据总量400万条。其中,科信、人社、市场监管、政务、规划5个部门全部完成了共享工作。

    在此基础上,该区还开发了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健康评价、营商环境评价、菜篮子价格指数、米袋子价格指数、医疗负担指数等系列应用。接下来,该区将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助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产业数字化

    开启转型升级新引擎

    官渡区作为云南省、昆明市的商贸流通和商品集散地,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近200个商品交易市场,聚合了各类商户3万余家,商品辐射老挝、越南、缅甸等19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省的商贸流通中心。

    去年,该区以螺蛳湾商圈为试验田,开展“螺蛳湾商圈大数据应用系统”建设,发布了全省首个小商品和中药材市场价格指数,填补了小商品和中药材市场价格监测方面的空白。其中,小商品价格指数的商品分类包含12个一级大类、42个二级中类、121个三级小类、12个大类包括服装服饰类、内衣类、鞋类、箱包类等;中药材价格指数的商品分类,按用药部位分为植物根茎类、植物茎木类、植物皮类、植物花类、全草类等。

    “螺蛳湾小商品和中药材价格指数,将成为昆明市乃至全省数字经济的‘窗口’和‘标杆’。”官渡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螺蛳湾指数应用系统累计采集数据近8万条,发布周指数30期,已成为我省小商品和中药材行业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对企业把握市场动态、适应市场变化、合理安排生产,政府部门了解市场行情、监管市场行为、科学制定决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该区把树立产业链思维,统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围绕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等“9+1”重点产业,主动谋划、孵化项目。2018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3.5万户,总量和增速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新认定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量创历史新高;拥有云南北理工(官渡)科技孵化器、官渡电商产业园、云南滇创产业园区3家“双创”平台,建成新经济、科技等各类园区16个,面积达32.5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48家、带动就业5400余人。各类产业资源相互支撑、齐头并进,助推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数字产业化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位于关上融城春晓小区的官渡区养老综合服务示范中心,自3月底启用以来不断有市民前来参观咨询。该示范中心依托区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智慧平台,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对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提供商、第三方评估机构及老年人的数据收集、动态管理,可提供10大板块30大类100多项“双闭环”服务,受到社区居民和老年朋友的一致好评。

    智慧养老是官渡区鼓励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相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该区以应用试验提升产业发展为导向,聚合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政务服务、“智慧社区”、政法“雪亮工程”、智慧党建云平台等数字化系统,全面向跨境电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水务等业务领域开拓,为构建数字产业体系奠定需求基础。

    同时,强化载体建设,推动政策、要素、项目向园区、楼宇集中,重点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商贸服务等新兴产业,激发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数字官渡”建设的活力潜力,加快产业化要素聚集。突出项目化实施,以“智慧官渡”建设框架下的子功能为项目点,发展具有官渡特色的大数据项目;引进北京数通、云南群林科技等有核心技术的团队、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孵化成功云南修一科技等一批本土企业,有效破解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瓶颈,确保发展长效可持续。

    据悉,下一步,该区将主动搭乘“数字云南”快车,推进大数据应用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有机结合,发展具有官渡特色的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把“数字官渡”打造为样板和标杆,推动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