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产到组的实践者到现代农业的领跑者,从大年三十借粮下锅的贫穷山村到户均年收入6万多元的小康生活,从污水横流的落后山村到文体活动场、楼房林立的美丽乡村。这是大塘子村的“变”。
大塘子村的“不变”,是大塘子人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担当。蹲点采访中,村民小组长李国和令人印象深刻。他是当时首先提出包产到组改革的李国有的弟弟,接过哥哥“敢为人先、为村民谋福利”的重担,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大塘子村种植、且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无花果,为村民们找到了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