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10日 星期五
第07版:云关注 温润保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05月10日 星期五
施甸县木老元民族学校
义务教育实现“零辍学”

    本报讯(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朱有瑾) “今年春季开学时,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0名,全乡实现了零辍学。”施甸县木老元民族学校校长普向忠介绍,在国家相关政策和云南中烟的帮扶下,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新建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集中了全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办学。

    “2014年,我们学校入学率96.4%,巩固率90.31%,每年仅有四五名初中应届毕业生考上高中或职业学校,全乡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更是寥寥无几。”普向忠将过去和现在的控辍工作做了对比。截至201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乡(镇)有各类学校5所,其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4所。各级各类在校学生788人,其中小学433人、普通中学207人、幼儿园148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8.3%。2018年享受免杂费、住宿费的学生达639人。

    木老元民族学校把控制学生辍学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把控辍目标分解量化,实行校长包全校,年级组长包年级,班主任包班,学科教师包人的目标责任,建立全员抓控辍保学工作的责任体系。“我们建立了责任制度、辍学报告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跟踪制度、救助制度、厌学学生帮教制度、后进生帮扶制度、家访制度的控辍保学制度。”普向忠表示,学校建立完善了“一生一案”工作,做到摸底、排查、底数清、去向明。同时,将贫困学生、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作为重点对象,坚持优先帮扶、精准帮扶。

    为传承布朗族传统文化,学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葫芦笙、三弦、电子琴、舞蹈、刺绣、布朗语、足球、布朗打歌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木老元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贫困乡。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落后的交通设施等影响,布朗族彝族群众对教育的认识不足。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把脱贫的发力点放在教育上,从2017年9月起,乡党委、政府出台了教育扶贫奖励办法,每年拿出50多万元,对全乡考上大学、高中及成绩优异的中小学生进行奖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还单独享有助学补助,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

    截至目前,木老元乡共对198名考上大学、高中及职业中专的学生累计发放助学金81.71万元。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