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冯琳 李春丽) 在一年时间里,澜沧江云龙县段实现从泥沙俱下、污水横流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转变,离不开147份检察建议的强力推动。 一年前,澜沧江流经的云龙县境内河段乱象丛生:流域内非法采砂点比比皆是,河道内建有工棚,路边堆积大量砂石和渣土料;江边山上非法开采板岩,严重破坏森林植被,造成山体采空,废土、废料直接倾倒江中;非法网箱养鱼导致澜沧江原有生物物种破坏;垃圾随意倾倒恶臭扑鼻…… 2018年4月初,大理白族自治州检察院在开展辖区内澜沧江、金沙江专项调研活动中,发现澜沧江云龙段生态环境和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经云龙县检察院调查,上述情况涉及云龙县2个乡政府、8个行政单位。为有效监督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云龙县检察院一共发出147份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踪监督。 检察建议发出去,云龙县委、县政府立即作出安排部署。县领导到现场调研,及时召开澜沧江云龙段生态保护工作座谈会,成立多个专项整治小组深入一线开展工作,组织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45次,联合执法45次,关停65个非法采砂点,拆除3艘违法采砂船及违法设备,制定《云龙县河道采砂规划》《云龙县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暂行)》,成立县水政监察执法大队,全面加强河道采砂监督执法力度。 在澜沧江云龙段生态保护过程中,云龙县政府启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整治非法采砂企业72家,整治非法开采板岩13家,共关停78家,清理回收固体垃圾3762.3吨,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1739.6亩,全民义务植树50万株,增设200多名生态护林员,发动民兵参与环境治理。通过这批案件的办理,澜沧江边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