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是共生过程 《人民日报》:“均衡配置”“一体化发展”“普惠共享”……从《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中的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整体谋划思路。无论是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还是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民增收机制,本质上都是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守住底线至关重要。具体说来,始终坚持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就是要高度重视防范各类风险,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作用。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 读研并不是一种浪费 《中国青年报》:如果只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评价和开出的薪水,读研或许帮助不大,但如果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考虑进去,那么,在校园里学习的光阴,绝对意义重大。研究生阶段所学到的,不一定是可用于实践操作的技能,还可能是内在的思维能力。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术思维,培养学生利用理论视角去解释现象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未必能立刻显出优势,但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会对一个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回到学校攻读在职研究生,或许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能力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攻读研究生,也给自己提供了自我提升机会。在学校,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旁听一些课程,参加学校的海外交流项目,还可以就一些公共议题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深入讨论,获得新知。 本报记者 余国鹏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