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彦)初夏时节,祥云县禾甸镇新泽村流水潺潺,河道内沉积的垃圾了无踪影。村党总支书记杨福富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村实施‘两工制’的结果,全村累计出动1400多人次、机械32辆次,清运了880多吨垃圾,把5公里长的河道清理得干干净净。”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祥云县建立了县、乡镇、村、组四级河(湖)长体系,但因县级财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村庄环境整治没有很好开展起来。“大家的事情大家干!”2018年下半年,在新泽村党总支牵头下,党员群众达成了实施“两工制”的共识:由党员和村组干部出“义务工”,村民出“积累工”,全面开展清河护河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党组织将义务工纳入党员和村组干部年度考核,村民小组统计积累工,无劳动力的特殊困难群体减免积累工。未参加义务劳动的农户,按照每人每次50元的标准,年终缴纳资金用于下一年度义务劳动时支付购买工具、租赁机械等费用。 目前,新泽村的“两工制”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村党总支每个季度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一次义务劳动,清理河道水库,维护村庄周边环境。禾甸镇党委书记段青云称赞说:“新泽村创新实施的‘两工制’不仅解决了农村公益事业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难题,还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