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通过广播剧这种看上去手段并不丰富的传统文艺形式表达宏大的历史题材?怎样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时空中选取最能吸引听众的内容进行编排?4集广播剧《山河誓言》进行了有益尝试。 跌宕起伏的故事是吸引听众的最重要因素。《山河誓言》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班洪抗英的悲壮历史,但编导者深谙听众心理,知道唯有贴近生活的故事才能吸引日益挑剔的听众。因此,一开始就为我们奉献了一段爱恨交织、波澜起伏的情感纠葛,并很快产生第一个戏剧高潮,让欲知后事如何的听众欲罢不能。而后续的故事发展都紧扣着这条线索,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取舍,使几个年轻人的感情在国难当头的大是大非面前经受考验,得到升华,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个性鲜明的人物是广播剧赢得听众的不二法门。广播剧不像电视剧、电影等视听产品,剧中的人物没有可见的形象,所以他们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才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处境等,对作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在这部剧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精心设计与故事编排,塑造了一群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少年达索的痴情与勇敢,少年娜娃的天真与纯情,少年扎发的隐忍与坚定,以及班洪王的威严正义与领袖气概,魔巴的深谙人性与老成持重等等,人物各有其性格与风采。难得的是作者在人物的成长过程中,又为他们注入了新的个性,如达索的有勇有谋,娜娃的顾全大局,扎发的慷慨仗义,避免了人物的僵硬和扁平化,剧中的诸多人物都给人留下了鲜明印象。 历史题材的作品很容易贪大求全,将最有价值的故事淹没在一堆“大词”里面。作者从“小”处入手,以情感人,把这段影响和改变了若干人的感情经历放入复杂的历史选择,以“小”写“大”,置个人命运于宏大的家国情怀,既避免了自说自话的“大词”病,又没有落入你侬我侬的情爱戏俗套,展现出作者对作品全局的良好掌控力。 对民族、民俗文化的了解与运用使这部剧独具魅力。无论是作为剧中核心事件的“天狗送茶”“神祗见证”,或是剧中人物口中须臾不离的部落神祗,又或是剧中人物演唱的山歌、引用的谚语俚谈,都烙着深深的地域、民族文化之烙印,增强了这部广播剧的感染力,提升了它的艺术品位。 本剧将于近期在中央台、湖南台、浙江台以及云南广播电视台多个频率陆续播出。 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