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第08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华侨城“云南大会战”一周年——
华侨城打造“无界世博”按下启动键


世博湖景观提升效果图


世博园实景图


盘龙寨(暂定名)效果图


世博园项目规划鸟瞰图


2019年华侨城“云南大会战”一周年座谈会现场

    7月23日,正值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万物荣华。昆明世博园中国馆前的广场上,在国内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按下建设启动键。

    在’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20年后,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昆明世博园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站在了迭代发展、融园入城、助推云南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起点。

    奔跑,追梦的最美姿态

    “推动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举措,也是昆明全力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昆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金幼和在项目启动现场道出了云南省、昆明市的期待。

    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全面参与云南旅游大开发的华侨城集团,选择以行动书写答卷、以行动回应期待。自华侨城“云南大会战”启动一年来,华侨城西部集团和华侨城云南世博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以“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为指引,快速推动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各项准备工作。

    20年前,’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让云南和世界相拥,成为昆明发展中精彩的一笔,在城市发展中留下深刻烙印。这个20世纪末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园艺博览会,持续184天,创下了筹建时间最短、建园面积最大、汇集植物品种和数量最多,建设园林、园艺、展园最多等8项世界之最。

    现在,“云南大会战”启动一年来,300多个创想、逐梦的日日夜夜,他们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昆明世博园把脉会诊、问计寻策;聘请世界一流的规划、建筑、景观、文化、艺术等团队参与规划设计。奔跑,成为华侨城人追梦的最美姿态。

    无界,融合的最高境界

    这是一幅华侨城集团携手各方、以融合的力量、以内外脑智慧共绘的蓝图。

    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邀请深圳市华创旅游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合旅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SWA、捷得建筑师事务所、Sasaki、MAD、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共同参与规划设计。国家一级编导、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执行副总导演林树森参与项目整体文化演艺创意与规划。

    捷得建筑师事务所副总裁、设计主创肯尼斯·何(Kenneth Ho)表示,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将旅游、文化、零售、教育、住宅等不同业态在自然环境中实现融合,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探索尝试。

    作为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文化演艺策划团队一员,林树森说,选择在20年后的今天,开展改造提升,提供了一个创作的绝佳契机和平台。自己和团队要用创想、创意、创造的概念,用延展、融合、跨界的原则完成改造提升中的每一项工作。

    SASAKI上海公司总监、资深景观设计师张斗希望挖掘昆明世博园的生态潜力,打造新型主题乐园;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南方分院交通副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莫一魁重点关注园区交通衔接以及内外部交通的优化;SWA景观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设计师张树仪期待“2.0”版本的昆明世博园,从一个单纯的“园”变成一个空间。

    这是一幅以更广阔胸襟勾勒的“无界世博”的发展图景。

    “我们以‘打开大门、融园入城、创新产业、持续发展’为提升策略,以打造‘昆明城市会客厅’为目标,谋划‘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特色商业和生态康养’四大核心产业,将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成为集生态、旅游、文化、商业于一体的高品质城市功能区。” 华侨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睿的阐述,让人为之向往。

    按照规划,“新世博”将聚焦世博园发展区,以“城市活力轴”“文化记忆轴”“自然生态轴”为线索,以“都市商业休闲”“世博文旅娱乐”“森林大健康”3大产业功能为导向,规划8大产品空间区块、10项旅游要素系统、20项核心产品的新体验。通过改造提升,昆明世博园将构建和优化“快慢结合、内外衔接”的立体交通体系,同时打造“快进慢游、趣味丰富”的多元游览网络,实现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背景下“城园融合”的大发展格局。

    共享,世博的最好未来

    “融”且“无界”的昆明世博园,承载着各方的期待。

    “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是华侨城集团在昆明实施的标杆性、示范性项目,也是昆明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金幼和表示,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昆明世博园从单一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跨越,从园林园艺主题公园到生态文化旅游康养休闲度假综合体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完善昆明北部片区城市功能,推动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本身有很好的基因,拥有’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的底子,这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很少见。在改造提升之后,相信它不论何时面向公众开放,都会一鸣惊人。”捷得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铮昊的话语里难掩自豪。

    7月23日,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当天,以一首童声合唱的《最好的未来》结束活动流程。大家期待着,共享是世博的最好未来。

    “这是最好的未来,我们用爱,筑造完美现在。千万溪流汇聚成大海,每朵浪花一样澎湃。”大屏幕上,一段采访市民的视频滚动播放,视频里不同年龄段民众表达着自己的期盼:“给年轻人更多到昆明世博园打卡的理由。”“希望有更多和我一样的小朋友,在这里愉快玩耍。”……

    融合各方力量、融园入城的“无界世博”,正用行动勾勒一个主客共享美好生活的最好未来。

    回望世博20年大事记

    1999年5月1日

    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春城昆明盛大开幕。

    1999年10月31日

    ’99世博会闭幕,昆明世博园所有场馆整体保留。云南省政府对世博园提出了4个转变的要求:“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会议展览型向旅游经营型转变,维持粗放型向集约规范型转变,数量型增长向效益型转变。”

    2006年8月10日

    世博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08年6月9日

    上午9时,奥运火炬接力昆明站的传递仪式在昆明世博园广场隆重举行。昆明站第一棒火炬手,前著名中长跑运动员钟焕娣开始在世博园传递,由此拉开“圣火彩云南”序幕。

    2010年

    昆明世博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7日

    在《云南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昆明世博旅游试验区被列为了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之一。

    2013年7月

    云南省政府批复同意,明确了世博新区规划面积为105.55平方公里,包括世博核心区、白沙河片区、双龙片区。新区范围内有昆明世博园、金殿风景名胜区、云南野生动物园、野鸭湖度假区、双龙旅游区、东白沙河休闲度假区等景区景点。

    2014年

    云南旅游实施了昆明世博园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改造工程,昆明世博园转型发展策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主入口景观提升改造设计,德国园、法国园片区景观提升工程等工作。

    2017年4月12日

    全国旅游业的大型央企华侨城集团进入云南,成功重组云南世博旅游集团。

    2018年1月26日

    华侨城集团组织召开“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专家研讨会”,集聚了20余位国内城市规划、历史文化、旅游策划、商业运营等领域的知名专家,达成了打开大门,让昆明世博园融入新时代昆明城市生活的共识,以及将项目打造成为昆明“城市会客厅”的目标。

    创想未来

    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 魏小安:

    重振世博,必须将产品做好。按照构想、组合推进,我相信实现这个设想指日可待。比如,可构造一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域、构造一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同时构建“城市客厅”,从而以昆明世博园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核心,带动整个昆明市和周边发展。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陈可石:

    我们要树立“全新世博”的理念,告别过去的世博。我们要把昆明世博园看成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20年,昆明世博园的发展规划,应依托于整个城市发展的大格局。

    九州无同文化发展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建华:

    我建议在一个广阔的城市设计和规划蓝图中重塑昆明世博园。以园区核心区为起点,延伸5平方公里、8平方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突出“大生态”“大健康”理念进行发展。

    原云南省旅游局局长、云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罗明义:

    昆明世博园需要从景区运营向产业运营转型升级,打造“城市客厅”;同时,强业态、增效率,以休闲娱乐、康体养生、文化体验为重点打造复合型产品。

    原云南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兢:

    昆明世博园的改造提升,要进行国际化的定位,将昆明世博园打造成为城市亮点。

    原云南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张李昆:

    云南旅游、文化、健康领域的资源丰富,可考虑从这三方面提取亮点,做成昆明世博园的特色。

    云南城市科学研究所所长 孙平:

    20年来,昆明世博园得以完整保留,已经从一次国际性展会上升为宝贵的“财产”。昆明世博园的改造提升要将保护和开发相结合,还要坚持围绕“园艺”来推进。

    世博新景

    昆明世博园的改造提升规划了三个层次的发展蓝图:

    提升昆明城市北部发展势能。

    打造9.65平方公里昆明世博都市区,树立世界级旅游综合开发新典范。

    聚焦世博核心发展空间。

    创新3平方公里世博园发展区,引领新时代昆明城市的转型发展。

    制定“门户重塑”计划。

    加快1平方公里近期优化提质区的建设,形成城市社区“共生更新”示范样板。

    规划结构

    昆明世博园的改造提升,拟规划构建都市文化核心区、世博欢乐活力区、自然智慧健康谷三大活力板块;以“人与自然”主题轴线,串联起“世博之门”“世博之心”“南亚之心”“绿谷之心”“云山之心”等活力极核。

    一轴:“人与自然”发展轴

    三区:都市文化核心区 | 世博欢乐活力区 | 自然智慧健康谷

    五心:

    “世博之心”—— 庆典广场+生态艺术中心+中国馆

    “南亚之心”—— 沉浸式文化旅游街区

    “绿谷之心”—— “绿谷”大健康中心

    “云山之心”—— “云山”文创街区

    “世博之门”—— 门户区文化商业综合体

    共铸品牌

    传承世博精神 再续绿色情缘

    绿色,是最美的颜色。特别是在华侨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所属云南世博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伟的眼中,绿色的魅力妙不可言。当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按下建设启动键的时候,他备感振奋:“我们要传承世博精神,聚集华侨城各方面力量再续世博品牌的绿色情缘。”

    自华侨城集团重组云南世博集团和云南文投集团以来,云南世博园艺有限公司的收入、利润翻了整整10倍。李红伟介绍,原本,我们也一直在景区植物养护、病虫害领域耕耘,但视野有限,而华侨城集团“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战略布局,独特的央企视野,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施展拳脚的空间。

    “园林园艺和昆明世博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李红伟说,作为一个园艺人,我看到了华侨城集团进入云南之后,一系列新规划为世博品牌带来的新活力。同时,也看到了产品业态的跨界协同产生的新效果。“如果有幸参与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我们这些园艺人一定会用双手努力为这片土地再留下更多绿色美景。”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