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华侨城邀您来共舞! 华侨城集团“云南大会战”一年来,共舞的新伙伴带着风、带着雨、带着情聚力七彩云南、深耕全域旅游,舞出了一台又一台文旅融合的好戏。 其间,有一位最特殊的舞伴:她是世界知名的舞蹈艺术家,她牵手华侨城为的是一个关于舞蹈的文化之梦。她就是杨丽萍。 华侨城“云南大会战”之舞与杨丽萍“文化追梦”之舞,在云南的重合,是奇缘也将创造奇迹。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家喻户晓的歌声让世界记住了金花、大理、云南。“我将携手华侨城集团创作‘新五朵金花’舞台剧,既要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又要符合时代潮流。”2019年7月,在华侨城集团“云南大会战”一周年之际,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介绍了大理杨丽萍大剧院项目的新打算。 “该项目建的不仅是一个剧院,更重要的是杨丽萍老师为它的‘赋能’。”华侨城云南集团总经理葛宝荣说,杨丽萍以及大理杨丽萍大剧院项目将成为云南文化旅游的“新金花”,也将成为云南文化旅游新IP。 当旅游产品从1.0观光型到2.0休闲型到3.0度假型再到4.0文旅融合型的时候,华侨城集团于2018年启动“云南大会战”,他们把为云南全域旅游发展铸造新IP作为落地“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的新探索。 因舞,相遇 华侨城“云南大会战”,是情归云南的华侨城之舞。 他们履行央企责任与政治担当,借助融资能力、管理经验和运作水平等方面的优势,盘活云南文化旅游资源,与云南干部群众一起聚心聚智聚力,助力云南全域旅游发展。 杨丽萍牵手华侨城,是情归云南的“文化追梦”之舞。 她是白族“金花”,回归故土,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在“金花”的故乡大理建一个大剧院,在那里不断呈现最有“风花雪月”味道的舞蹈等艺术作品,让大理文化与世界相拥。 因舞,他们相遇。他们有着助力云南文化旅游发展的共同心愿。 2018年7月22日,在“云南大会战”启动仪式上,有一抹亮丽的红色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杨丽萍。当天,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侨城云南集团签署了《大理剧院项目合作协议》。 “很高兴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能和华侨城合作!”她一开口就笑了,笑得与身上的红衣一样光彩夺目。杨丽萍说,“剧场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空间,大理需要有代表当地的文艺演出。” 杨丽萍认为,软文化需要有硬实力的企业来投入、支持。她很有感触: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仅靠个人,靠舞蹈艺术家,力量是单薄的、不够的,而华侨城集团带大项目进入云南,如果能实施得好,前景非常好,对云南、对华侨城甚至对全国的演艺事业都是多赢的好事。 2019年7月23日,在“云南大会战”一周年座谈会上,那一抹亮丽的红色依旧为会场增色不少。杨丽萍笑盈盈地与大家分享:“非常高兴能够进入到华侨城‘云南大会战’项目里面来。”“华侨城与我们强强合作,建设的不仅是一个剧院,还有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新创作预计明年年初就要公演,作为一个舞蹈编导,我要保证让每一次的创作都能给大家带来好作品,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希望在华侨城支持下,能够把这个作品做好,谢谢!” 这一声“谢谢”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华侨城集团与云南牵手合作3年,即将完成投资1960亿元。其中,2018年启动“云南大会战”,“六个聚焦”全方位助力云南全域旅游发展。即:聚焦云南全域旅游发展,聚焦云南旅游全产业链上产品和企业的并购与整合,聚焦补云南旅游短板,聚焦云南民族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聚焦在云南刮起华侨城旋风,聚焦华侨城在云南2000亿的投资落地。据了解,“云南大会战”启动时签约的60个项目中,涵盖了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景区景点、城市更新、康养、旅游交通、精准扶贫、基础设施提升等多个方面,一年时间项目建设已经覆盖云南省16个州市中的12个。 为梦,奋斗 让大理杨丽萍大剧院项目带动大理文化重现历史上大理作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时代的辉煌。这是他们共同的梦想。为梦,奋斗。 大理古城华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振亚介绍, 目前,大理杨丽萍大剧院项目土建工程及钢结构工程已全部完工,剩余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之中,预计整体项目于2019年12月31日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大理杨丽萍大剧院由杨丽萍担任艺术总监、当代设计大师朱锫操刀设计,设计灵感来源于苍山投在洱海中的倒影,即“水映苍山”。同时,借鉴大理白族建筑特色,以实木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与当地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这既是对大理山水风光的致敬,也是新式艺术表演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探索。 杨振亚满怀憧憬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大理杨丽萍大剧院落成后,将在古城和洱海之间架起一条“绿色通廊”,将古城之内的文化旅游活动沿着“绿色通廊”延展到洱海,从而使苍山、古城、洱海联系更为紧密,提升该区域文化旅游整体影响力。 与此同时,华侨城携手杨丽萍正在创作“新五朵金花”,这部全新的舞台剧目将高度还原故事场景地大理的“风花雪月”之美,同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舞台表现手法,并融入大本曲、麻雀调、霸王鞭、小三弦、七孔唢呐等白族传统戏曲元素,依托杨丽萍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从多角度呈现大理民族风情、山水风光等,打造云南文化旅游新IP。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景区形象认知物,可以是内容、产品、氛围、文化、故事等。它是旅游景区的人格化赋予,通过IP可以在繁杂的市场迅速找到并定位景区,乃至于传播景区。在文旅融合的旅游4.0时代,以“文科融合、业态整合、产品复合”为三大特征的文旅IP呼之欲出,其中,以杨丽萍、大剧院及大剧院的剧目共同组成的“新金花”有望成为云南文化旅游新IP。 “大理杨丽萍大剧院项目建设将持续发力。”华侨城云南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云南大会战”一周年座谈会上,华侨城集团有关企业再聚云南,签约项目37个,签约金额490亿元。 “坚守初心担使命,深耕云南再出发。”这是整个华侨城集团对云南的承诺:苍山洱海、山高水长;彩云之南、心之所向。华侨城与云南干部群众将携手奋斗,在最美的山水间奏响全域旅游发展最强劲的乐章,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创想最幸福的答卷。 对话 杨丽萍:为文化之梦而舞 7月23日,华侨城“云南大会战”一周年座谈会在昆明举行,著名艺术家杨丽萍谈到:华侨城与我们强强合作,我希望通过合作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贡献一份力量。据介绍,一年前的“云南大会战”启动仪式上,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侨城云南集团签署了《大理剧院项目合作协议》。今天,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让我们一起对话杨丽萍,听听她的故事与梦想。 问:大理杨丽萍大剧院由您与华侨城集团共同打造,请问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您选择与华侨城集团进行合作? 杨丽萍(以下简称“杨”):其实在华侨城“云南大会战”全面启动前,我对华侨城在文化演艺方面的成绩是早有耳闻的,特别是华侨城早年在文化主题景区方面做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融入文化演艺内容的作品都是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华侨城有实力也有经验,作为云南本土文化的传播,我认为是需要与这样的载体共同打造,这也正是我们能够携手合作的重要原因。 问:从业数十年,您一直致力于传承弘扬云南民族文化。与华侨城合作后,双方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方面达成了哪些共识? 杨:我作为地地道道的白族人家女儿,虽然在外多年,但如今回到家乡后,仍想为大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尤其是白族文化保护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在文旅项目开发建设中,华侨城集团十分注重文化保护、生态保护,这些理念都与我的初衷相契合。 问:大理杨丽萍大剧院建成后,将对保护传承白族文化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 杨:我曾在深圳观赏过华侨城旅游演艺,认为他们在文化领域具备广阔的战略视野。以大理杨丽萍剧院为例,项目将现代化的舞台表现手法,对传统白族文化进行多元化呈现,这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活态化”传承。 问:作为华侨城紧密的合作伙伴,展望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期望与梦想? 杨:展望未来,我希望双方能开展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携手推进大理杨丽萍大剧院建设,更好地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示丰富多彩的白族文化,而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名片 杨丽萍出生于云南大理,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自2003年开始,杨丽萍先后创作了《云南映象》《藏谜》《云南的响声》《孔雀》《十面埋伏》《黄山映象》《孔雀之冬》《平潭映象》《春之祭》等大型舞台作品。她的主要代表作有《雀之灵》《月光》《两棵树》《雀之恋》等。 杨丽萍曾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诗金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编导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最高表演奖”等。2011年,杨丽萍作为代表人物之一,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人物篇》中亮相,领衔“中国式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