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浩 通讯员 罗成建) 近年来,普洱市从体制机制、金融服务、人才培育等方面,构建绿色发展的支撑体系,打造绿色产业集群,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绘就出绿色经济一抹亮色。 强化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争取到国家发改委支持政策17条、省政府支持政策27条,省财政厅每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支持普洱绿色发展;省发改委主任作为省级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联席会议的总召集人,连续三年主持召开省级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了近百项事关普洱发展的重大项目;市级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县级也成立了相关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 强化绿色金融服务。设立绿色经济发展基金、组建绿色金融机构,设立咖啡价格指数,实施橡胶、咖啡价格保险。人行昆明中心支行组织金融支持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签约活动,共计签约融资255.5亿元;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为绿色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成功发行全国首支规模5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成立了全省首家绿色经济担保公司和绿色金融服务公司,推动5家绿色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上市,4家企业被列为云南省上市“金种子”备选企业。 做强智力支撑体系。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云南分院落户普洱,华大基因云南研究院在普洱学院成立了分院。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与普洱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普洱仲裁委,被省司法厅列为内部治理结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普洱学院、云南农大热作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三所本科学院每年为普洱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成立了“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2012年以来,全市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认定7个云南省创新型企业、2个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强化绿色发展的智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