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第11版:云关注•绿色普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防艾天使许多——
我们生命中的“多妈”

    人物风采

    再见许多,她依然谦和。或许是多年工作经历的缘故,又或许是性格使然,她身上总带着浓浓的亲和力,与她谈话时感觉很亲切。从2000年起,她投身艾滋病防治工作,岗位换了多次,但始终坚守在“防艾”第一线。今年,她荣获“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谈及荣誉,她告诉记者: “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让我继续努力的信念,我将用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远离危害。”

    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紧邻“金三角”,多民族聚居,艾滋病防治形势一直很严峻。

    许多,中共党员,普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的一名医卫工作者。2000年,许多投身艾滋病防治一线,看着一个个因艾滋病致贫或者家破人亡的事例,许多悄悄立下誓言:“尽我所能,把艾滋病对患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面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许多始终像亲戚那样尊重和保护着他们的隐私,像朋友那样向他们讲述相关知识和政策,开导他们面对现实、积极治疗和恢复生活的信心。2008年,她们建立了普洱市第一个县级艾滋病患者关怀互助小组——“同心家园”。通过和患者一起活动,她及时了解艾滋病患者的需求,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并且每每被问及,她就称他们是亲戚。

    2005年至2013年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最初许多融入防艾工作的地方。很多次,她把面临绝境的艾滋病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挽救了多个即将崩溃的家庭。即使是无法挽救的患者,她都尽可能地给他们关爱直至临终关怀。有位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自己最放心不下的5岁孩子托付给了她。许多还经常找机会去关怀和帮助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时间长了,孩子们还给她取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多妈”。

    有一位叫小峰的青年人染上了艾滋病毒,内心的绝望和经济的压力,让他打算放弃治疗。得知消息后,许多及时找到了他,鼓励他不要放弃,还通过相关渠道为他争取到了部分医疗资金,加上她个人及社会的捐赠,小峰被送到省关爱中心接受了治疗。小峰病情好转后重返工作岗位,还成为了业务骨干。后来,许多还为他促成了一段幸福的婚姻,生育了一个健康的宝宝。小峰给许多发来短信说:“多多姐,在我心里,你比我的亲姐姐还亲!”

    当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预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每次开展讲座,她根据不同听众认真备课。十几年来,累计培训300余场次,听众近5万人次。她的讲座有理论、有故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每次听完讲座都会有人感叹地说:“真没想到,艾滋病还可以讲得这么精彩。能学到这么多知识、懂得这么多道理,太受用了!”

    由于一直在艾滋病防治的一线工作。许多认识到,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在防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于是率先建立了“艾滋病患者关怀互助小组”“感染者家属委员会”“民族民间禁毒防艾文艺宣传队”等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在防艾工作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至今仍然活跃着。

    多年的执着,让许多得到各界群众的认可。她先后多次被省、市、县级评为“防艾先进个人”“巾帼英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云南省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第九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马喆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