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能 我离开故乡转眼已27年,工作由乡上到县里再到市里,一路辗转。如今的生活幸福安逸,全然没有往日缺水的困扰和挑水回家的艰辛,但故乡老井的模样依然萦绕在心头。 我的故乡位于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一个偏僻落后的山区,当地缺水严重,一口老井是人们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老井用石头镶砌周围,水泥浇顶,井深约两米,出水不大,基本上够全村30多户人家饮用。每逢干旱年景,老井的水便非常紧张,但村民们始终和谐相处,从未因用水发生争执。多年来,老井的水始终没有干涸过,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家乡人。 老井很受村民的尊重和爱护。每年春节除夕零点一过,村民们便争先恐后地到老井上香敬井,在爆竹声中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能抢先挑上第一担水回家的人似乎才算功德圆满。儿时的我也不甘落后,总是早起敬井挑水。我在家排行老大,弟妹年幼,家里劳动力少,父母总是忙于田地里的活计,因此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父母到老井挑水,从只能挑半桶逐渐到挑一满桶,老井伴随着我成长。 那时,挑水的路程很远,中间还有一段很长的上坡路,挑一担水回家非常艰难,途中要歇息好多次。上坡时稍有不慎,水桶不稳就会倾倒,好不容易挑来的水泼了不算,桶往往还会顺坡滚出老远,无奈,只得从头再来。年复一年,我不知从老井里挑了多少桶水回家,也不知流过多少汗,只是还清晰地记得父母赞许的眼神和“累了就歇息”的关切叮咛。故乡的老井带给我的,是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如今,长龙一般的水管翻山越岭,从山的那边延伸到村子这头,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澈洁净的自来水。鲜有人光顾的老井在岁月里留下了孤单的剪影。 离开家乡多年,但我始终深怀着对老井的崇敬和眷恋,感恩的心情一直没变。愿故乡的老井永远澄澈,在如歌的岁月中静谧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