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开胜三七销售有限公司等59家企业因涉及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日前被省科技厅纳入科技计划项目严重失信行为单位,并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这些企业将在项目审批、政府补贴、招投标等行为中受到限制。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与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共同牵头,36家省级单位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先行先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加速实现全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截至6月底,平台已覆盖40个省级单位、16个州(市),累计归集3820万条各类数据,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红黑名单、资质资格信息等20余类。“信用中国(云南)”门户网站总访问量达265.7万人次,日均访问量2600人次,成为推进信用信息公开的“总窗口”。在“信用中国”网站此前公布的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6月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昆明排第21名,比去年同期上升15个名次;在全国261个地级市城市信用排名中,保山、玉溪、曲靖名次均有显著提升。 我省切实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惩戒,出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严重失信的用人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列入“黑名单”。目前,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执行期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36条,推送至30个厅局部门进行全省范围内联合奖惩,实施限制黑名单企业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将黑名单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检查频次,相关责任人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高档座位出行等惩戒措施。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共为5180名农民工追发工资等待遇5309.2万元。 通过集中开展政府机构、涉金融企业、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等专项治理,省发展改革委向相关部门、州(市)发布或推送涉严重失信行为人名单,要求失信主体做出“信用承诺”,督促相关州(市)完成治理“清零”工作。截至去年底,省政府失信机构履行率为100%。此外,还协同省文明委将19个专项治理领域任务细分到行业主管部门,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全社会信用意识逐步增强。 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因征信报告记录良好,从事糕点、罐头生产销售的曲靖市沾益区某企业获得了农信社3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信用换来了真金白银;同样是在曲靖,马龙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执行人在乘坐交通工具、出入高档场所、购买房屋等消费时,被严格限制。 目前,省级有关部门针对A级纳税人、优秀青年志愿者、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等领域,已签署了守信联合激励备忘录,针对税收征管、工商监管、上市公司、财政资金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签署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信用联合奖惩领域突破19个。 近日出台的“信易+”守信激励工作方案中,明确将在州(市)和行业领域实施“信易贷”“信易游”“信用+电力”“信易批”“信用+志愿服务”等应用,积极探索推进“信用变现”,构建联合奖惩大格局,让信用真正惠民便企,不断提升公众对信用建设的获得感。其中,5款“信易贷”产品已通过网站发布,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报记者 段晓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