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第02版:要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元阳以良好生态为底色——
绿水青山留乡愁

    本报记者 王丹

    9月的元阳,梯田已是金黄一片,哈尼族群众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红米稻谷每公斤最低可以卖7元,加上梯田鱼和梯田鸭蛋,每亩梯田的产值可达6540元,比从前单种水稻增加了近4000元。”站在田边,多依树村委会普高老寨村民卢正荣的喜悦溢于言表。

    近年来,元阳县坚持维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依托梯田发展生态经济,以保护和促进遗产区水稻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抓实水稻高产示范创建、红米产业培植、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推广等,打造哈尼梯田绿色生态品牌和文化旅游品牌,初步走出一条梯田保护与开发同步实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阿者科村,一条沟渠将村里的人家串起来。哗哗流淌的水清澈、无异味,是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晚上在村里的民宿住下,听着水流声,很放松很好睡。”游客樊呈说。

    2018年10月,阿者科村全面开展污水治理示范工程。村里产生的污水由排污渠进入人工湿地前端20立方米的沉砂池,而后进入氧化塘和表流湿地,最终流入梯田进行农灌。截至目前,元阳县已完成6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建成4座生活垃圾热解站和15个村寨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设施,村子和梯田的生态环境均得到改善。

    “没有‘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便无从谈起。”元阳县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正雄说,公司投资建设了陆基集装箱现代生态循环养鱼产业园,项目可减少养鱼和培育鱼苗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实现现代科技对养殖环境等的检测,做到零污染、零排放、水循环的生态育种和养殖。

    9月是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最忙碌的时节,人们紧锣密鼓地为梯田红米、梯田鱼和梯田鸭蛋的上市做着准备。5月底放进梯田的鱼苗和6月入田的鸭子,可以吃掉落的稻穗、田间的昆虫。“9月中旬水稻收割结束,梯田放水,就可以拿鱼了,鸭子也需要在这个时候进入圈养期。”张正雄说,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的成果在这个季节开始显现。

    除“稻鱼鸭”模式外,元阳县还推广“稻鳅共生”等种养模式。“梯田泥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同时,泥鳅可以疏泥通气,对梯田有一定维护作用。”中信公司帮扶牛角寨鱼类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敏说。目前,泥鳅养殖在元阳县已形成规模,基地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泥鳅寸苗400万尾。初步估算,泥鳅基地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增收2200元。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