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
第04版:要闻云南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
家乡的水坝

    张德华

    每次回老家,看到公路两旁一条条笔直的水泥排灌沟,我总会想起家乡的那座水坝,心里生出许多感慨。

    30年前,我的家乡是一个仅有500多户人家的村子,距村子2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低矮的小水坝。父母常说,解放前这里没有水坝,而是一户杨姓地主家的水田,山脚有一股长年不断的潭水流出。

    新中国成立后,家乡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了治水,在这里筑起了一座小水坝,取名倮黑坝。那时坝身很矮,蓄水不多,灌溉面积只有千余亩。坝埂两侧长满了一蓬蓬十分茂密的苦刺,排放水闸处则是木头做成的圆筑子。每到雨季,四面八方的水流汇集而入,小水坝容纳不下,只好顺着那条低矮的排灌沟咆哮而下,导致家乡年年遭受水灾,田里的谷子常常被水冲走或者被泡得出芽。年复一年,乡亲们望水生畏。

    为了筑好这座小水坝,1976年后的10年里,全乡各族群众上阵修坝,吃住都在坝上。起初,生产队以工分计算,划出地段挑土拉土填方,每挑一挑土,生产会计就发一粒包谷籽,作为晚上填写工分的依据。那时我刚上初中,由于家里弟妹多、劳动力少,我常常利用周末加入到施工队伍里。整整花了十年,小水坝终于变成了大水坝。

    如今,这座水坝已经是州辖小型水库之一,并改名为干龙潭水库。坝长1200米、高50米,坝顶宽4米,容水127.3万立方米,整个坝身水面迎坡全部用一块块30到40公分厚的青石板镶砌而成,坝顶用整齐的栏边石围成一堵100公分高的石墙,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坝的一端安装了防洪机械闸,排放水闸用的是手摇机械,整个坝身气势雄伟,像一条横跨的巨龙。坝下面还配套建设了两条5000余米长的引水沟,为家乡人民抗旱保苗、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条笔直的防洪大沟,灌溉着全乡3个自然村近万亩的田地,且连年保水栽秧。

    靠着这座水坝,30多年来,家乡1500多户人家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幸福生活,过去连年发洪灾的日子早已成为历史。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