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凤羽镇素有“文墨之乡”美誉,凤羽砚至今已经有400余年历史。 凤羽砚因其石取自凤羽鸟吊山而得名。据说鸟吊山北麓背阴,所取之石柔软细腻、水分饱和度高,做出的砚台墨汁经久不干,可以和中国四大名砚相媲美。 在凤羽镇张跃堂的工艺品厂里,工人们正忙着做砚台,采石、下料、设计、粗雕、精雕、微雕、打磨等十几道工序后,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变成了精美的砚台。张跃堂说,砚台的手艺靠的是祖辈代代相传,“我们祖上自明末清初就开始做砚台了。” 上好的石材加上精湛的技艺造就的凤羽砚,经久流传,墨香永驻。 本报记者 黄兴能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