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第06版:特别报道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用青春和热血向祖国母亲告白
——记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大型全媒体主题活动走进高校暨云南中医药大学无偿献血活动






在签名墙上签名


采血护士为同学们采血


无偿献血志愿者宣誓


同学们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献血


    本报记者 浦美玲 党晓培/文 陈飞/图

    一次真挚的告白

    展现青春风采,厚植爱国情怀。

    “青春告白祖国”活动自2019年8月30日启动以来,全国2900多所高校、3800多万大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验解读理论、宣传成就、展示风采,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彰显新时代大学生风采。

    云南中医药大学莘莘学子向祖国告白的方式较为独特。他们用无偿献血挽救生命,用点滴行动传递大爱,用青春热血告白祖国。

    9月17日至19日,无偿献血·大爱无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大型全媒体主题活动走进高校暨云南中医药大学无偿献血活动举行。当日一早,当6辆献血车缓缓开进校园时,同学们就沸腾了。活动启动仪式还没结束,献血车旁就排起长队,大家纷纷排队登记,撸起袖子勇敢献血。

    云南中医药大学坐落在滇池之滨,人们称之为“云中”,始建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59年来,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逐渐发展成为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

    “我们用青春热血,向祖国母亲告白”“人间自有真情在,播出热血播出爱”“汇集滴滴热血,挽救每条生命”……连日来,签名墙上、宣传栏内、朋友圈里,同学们无不在谈论有关献血的体会和感言,无不在传递大爱无疆的精神和担当。

    2018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有1519名师生参与无偿献血,参与比为全省高校第一。本次活动启动前,该校连续举办了3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无偿献血·大爱无疆”公益宣讲活动,全校4000余名师生代表听取无偿献血知识的专题讲座,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云南省无偿献血宣讲活动。

    无偿献血,需要有面对扎针的勇气,有传递大爱的精神,有挽救生命的担当。这些,是早已厚植于云中学子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学校,云南中医药大学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致力于培养大学生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和心系他人、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一场青春的激荡

    “叮……”9月5日凌晨零点,云南中医药大学2017级护理4班的班级群里收到一条信息。打开一看,是班主任浦仕通发来的:“17号,一起去献个血呗!”

    “我只是在群里弱弱地呼了一声,没想到居然一呼百应。”他说。9月17日中午,全班49名同学齐刷刷地出现在广场上。连同浦仕通在内,大家穿着整齐的班服,到五行广场参加无偿献血。顶着烈日,他们有序地排队、填表、初筛化验。

    这个班49名同学,41名是女生。看似柔弱的她们心里却装着一颗无比坚强的博爱之心。“说不疼是假的,但是一想到我们的血能挽救他人生命,疼就疼吧!我们未来要从医,不能让医者仁心成口号。”当粗粗的针头扎进小女生们的血管,个个都很坚强勇敢。

    他们,只是云中学子的一个缩影。

    献血现场,他们有的独自排队,有的结伴前行;有的已多次献血,有的第一次踏上献血车;有的是师生共撸袖,有的是社团齐上阵。他们来自全校不同的院系、不同的班级,为着同一个目标:捐献可再生的血液,挽留不可重来的生命,让自己的青春燃烧激情。

    平日里,他们用针灸和推拿解除患者病痛;这天,他们撸起袖子,捐献出自己的热血,用另一种方式去挽救生命。这是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协会的300来名会员。说起这个300余人的大社团,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300余人,有近200人参与过无偿献血。听说采血车会来到学校,大家都互相转告。在协会群里,9月初,献血就已成了热门话题。“什么时候去,做些什么准备,献血过后注意啥,微信群里,已经献过血的同学主动给没献过的同学做科普。”针灸推拿协会会长李伟峰说。

    灿烂的阳光,奔涌的热血,激荡的青春。

    谱写青春赞歌,还看云中学子。 “如果说,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那么,撸起袖子无偿献血,无疑是我们对这个时代最温暖的礼赞。”云南中医药大学无偿献血形象大使学生毕悦说。

    一袋鲜血的历程

    “如果当年没有好心人为我献血,我是不能活到现在的。我曾是一个幸运的受血者。因为感恩,如今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献血者。经历过生与死,我真的可以说,没有人比我更懂血液的珍贵。”9月19日,在云南中医药大学五行广场的献血车旁,来自2018级康复治疗二班的杨丽红同学讲起自己和无偿献血的不解之缘,她的双重身份令人动容。

    云南中医药大学无偿献血爱心大使、2015级中医学定向三班杨世响说,八一建军节那天,他一早就赶到献血屋,经过乙肝、转氨酶等四项初筛检测后,他坐到采血位上进入采血流程,新鲜血液缓缓流入血袋。直到现在,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已达15次6000毫升。

    “尊敬的杨世响先生,您于8月1日捐献的血液,已于8月4日发往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您为急需输血的患者点燃了生命之光。云南昆明血液中心。”8月4日,杨世响又收到了这样一条熟悉的短信,内心既激动又欣慰。

    抽取、入袋、分离、化验、输血……一袋鲜血的历程,延续着新的生命,牵起不解的情缘。“血液采集后,全程冷链运输到血液中心后进行成分制备,用分离机将全血进行分离,制成血浆、红细胞、冷沉淀等成分制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袋血液需要使用不同试剂和设备进行7个项目的3遍检测,全部过关后,这份血液才会被贴上“合格”的标签,放到专用储存库以备临床需求。一旦有需要,血液制品就会从这里被送到各大医院,挽救生命,点燃希望。

    虽然素未谋面,却会心灵相通,共同感恩生命。“无偿献血,献出的不仅是救治病人的鲜血,更是暖人的爱心。这样的爱心能形成神奇的力量,传播大爱。虽远在天涯,却血脉相连。”杨世响说。

    “我的血管里流着好心人的血,他的血管里又流着我的血。你中有我,我中有他,我们亲如一家。因为无偿献血这种大爱,让病魔为之退却,生命得以灿烂。”杨丽红在自己的献血感言中认真地写下这几句话。

    一组全新的数据

    近两日的云南中医药大学,淹没在一片红色海洋之中。

    湛蓝的天空下,写有“无偿献血·大爱无疆”字样的红色背景墙尤为鲜亮;五行广场上,身着红色志愿服的志愿者来回穿梭;献血车辆上,一管管红色的鲜血正在入袋; 高举在手中,一本本红色的献血证汇成巨幅……

    红色代表热血、激情、活力,在这两天的云中校园,还多了一层解释,就是大爱筑起来的红心,那是无偿献血的义举,是挽救生命的决心,是参与活动的激情。

    此次活动由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红十字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省输血协会、云南昆明血液中心联合举办,旨在在全社会营造“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的良好氛围,彰显新时代学生风采,助力云南无偿献血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活动将连续走进云南省各所高校。

    献血活动由省级党媒联合高校和采供血机构共同发起,在国内尚属首创。启动以来,师生踊跃参与,各界广泛关注。仅活动启动第一日,就有974名师生参与献血,献血量达29.97万毫升,创下云南高校单校日献血人数和献血量历史新高。

    活动开展过程中,《云南日报》、云报客户端、云南日报微博、云南网、《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春城晚报微博、云南网微信、云南网微博全面关注和报道,依托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各种类媒体的手段和方法、载体渠道、用户覆盖面,提高了无偿献血相关报道在全社会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截至9月19日17:00,云报客户端发布稿件20条,云南日报微博发布105条,阅读量达52.5万;微博话题总阅读量336.9万。云南网电脑端发稿15条,阅读量21万次;云南网微博发布相关稿件87条,话题累计阅读量达72万。开屏新闻发稿22条,春城晚报微博发稿78条,微博总阅读量达67.3万,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达1070.7万。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