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我省将突出顶层设计培育品牌。通过制定农业品牌化综合规划、产业品牌化发展规划、农业品牌化发展区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完善发展措施,建立健全涵盖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品牌塑造推广体系。 突出质量安全培育品牌。充分利用云南光热水土气这些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天然资源优势,坚持生产组织标准可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把“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推荐给全国、全世界。 突出产品认证培育品牌。通过组织行业认证、综合认证、社会认证和国际认证,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质监、工商等部门主导的质量管理、生产规范、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认证认定,拿到国内、国际市场的敲门砖和通行证。 突出文化创意培育品牌。坚持把农业品牌培育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塑造鲜明的个性文化内涵。全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的11项世界重要农业遗产中,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两项隶属于云南。 突出产业主体培育品牌。坚持按照以大企业打造大品牌、大品牌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思路,认真筛选有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竞争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重点扶持。重点培育打造云茶、云花、云果、云菜、云药等“云系”“滇牌”。 突出管理服务培育品牌。通过提供平台支持、政策支持和环境支持,强化对农业品牌的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设立品牌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完善品牌建设的激励机制,为品牌培育创造良好发展空间。 突出科技创新培育品牌。坚持引导企业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培育品牌的突破点,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研究院”,研发对重点产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新型产品,引领和创造市场消费潮流。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周灿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