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浦美玲) “蓝藻和水如何分离?一天能处理多少藻水?”日前,由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探秘母亲湖”系列科普活动举行,100余名家长孩子走进藻水分离站,开启滇池除藻科普之旅。 “蓝藻生长本身就是一个氮磷吸附的过程,及时处理打捞蓝藻也是消减滇池湖体污染物的措施之一。”滇投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历年蓝藻水华爆发的情况,结合风向、水流、地形等多方面因素,总结并制定出滇池水面蓝藻水华重点防控区域,共计40片。作为目前滇池边唯一一座固定式藻水分离站,龙门藻水分离站主要采用“压力破壁、絮凝沉淀+高效气浮”的工艺。自2019年5月31日正式运行至9月5日,累计处理藻水约554万吨,生产藻泥约7876吨;出水211万吨,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均达到三类水标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加活动的人员对整个滇池蓝藻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全面了解。“真没想到,经过处理后,原本绿油油的藻水变得这么清澈。”在龙门藻水分离站出水口处,看着滇池水清澈透亮、徐徐流淌,人们发出阵阵惊叹。市民郭佳表示,这次活动让她和孩子收获很大,第一次看到滇池蓝藻处置的整个流程,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走近滇池、了解滇池、保护滇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