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权 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云南的色彩》,是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省作协承办的百名作家写云南的成果之一,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图书。该书作者是著名散文家、编辑家王剑冰,他是我们云南作家和读者的老朋友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他20多次来云南生活、采风、写作,足迹几乎遍及云南所有州市的城乡、村寨、高山峡谷和边陲要塞。我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曾多次陪同他一起采访,见证了剑冰对彩云之南这片神奇土地和各族人民的挚爱深情,正如他常说的那样:如果有人问,在中国你最喜欢那个地方,我会脱口而出:云南。30多年间20多次到云南,云南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深入底层,认真采访,收集素材,精心创作,一篇篇凝结着他对云南这片土地和各族人民的热爱与心血的美文,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上,情倾云南的赤子之爱,为讴歌云南,书写云南,宣传云南,作出了他的贡献。 云南,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被明代大文学家杨升庵赞为“花枝不断四时春”。阮元的名句“春风先到彩云南”中的“彩云南”,更是从色彩上把云南描绘得美不胜收,如诗如画。王剑冰走遍云南的山山水水,作为一个外地作家,首先进入他视野的,就是云南的色彩,给他视觉冲击的也是云南的色彩。因此他以“云南的色彩”作为书名,并在多篇作品中,去抒写云南色彩的美丽、神奇、丰富。他在《哈尼梯田》中,既写梯田的“势”,“那是千山万壑的势,拔山盖世的势,九重天梯的势。”也写梯田的色彩美:“每一块梯田都填满了色彩,没有一块空缺……它似乎总有一种集体观念,要照顾那数千数万片色彩的统一……”色彩的壮丽美融入进哈尼梯田雄奇的势中,更呈现出哈尼梯田“是大地与人共同合作的艺术”的独特美。在《田园的版画》中,作家艺术的慧眼游刃于马关壮乡阿峨农民版画与大地生态的色彩中,二者的色彩美成就了这篇《田园的版画》的美文之美。王剑冰不仅是散文家,对绘画也是内行,在《哀牢山中花花腰傣》《苗家五彩衣》《马洒的色彩》《玉溪闻香》《尚火的山寨》《走向雪山》等作品中,都有彩云南的色彩之美。色彩在剑冰的笔下,不是单纯的颜色再现,而是情融色彩,就成了色彩的重彩画,色彩的朦胧诗,色彩中的云南故事,色彩一样丰富的美文。正如他在书的后记中所说:“云南的色彩是描摹不完的,也是不可能描摹得清楚的。” 透过“云南的色彩”,我们聆听到发生在彩云之南许多神奇的故事,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风情的、生态的等,这些故事增强了这部散文集丰厚的思想内蕴和鲜明的云南个性。在《最早叫“云南”的地方》,一个“云南驿”的古驿站,在作者笔下,涌动着云南古往今来的2000多年的历史风云。汉武帝在今祥云县设云南县,就有了云南的地名。当时的云南县就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有飞虎队的机场。作品把历史上茶马古道上哀怨的爱情故事,飞虎队美军飞行员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通过一个个大石磙子,一曲曲民歌民谣,一口古井,娓娓道来,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很遥远又很美的云南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位于古丝绸之路要冲上的《豆沙关》,有讲述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生活的《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等多篇。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如《大山包的女人》《黄茅岭之行》《想起云南》等,有的书写了云南山里女人的时代风采,有的表现了脱贫攻坚给山乡带来的新气象,有的反映了外国友人对云南这片土地的热爱。表现民族风情和生态的散文如《红河之滨》《白水鸟无言的和声》《神迷的香格里拉》《尚火的山寨》等,在一个又一个的风情浓郁、色彩鲜明的故事中,反映了云南这片土地的神奇、美丽和丰富,这些作品都很有看头,可读性较强,特别是对外地读者,颇有吸引力,也为作为美文的这部《云南的色彩》,在思想境界上,增添了沉郁凝重的审美品格。 诗意美,也是《云南的色彩》的一大亮点。剑冰是散文家,也是诗人。他主张散文就是散文,诗就是诗。不应把散文写成诗。但他这部散文集,又有较浓郁的诗意,我想这在于作为诗人的王剑冰,他在创作这些散文时,往往会从写作中的想象和行文中,自然地和诗联系起来,在这些作品的内在品质和境界上,流露出散文的诗意美来。《田园版画》中,壮乡如诗如画的生态环境与农民版画和这些环境的艺术联系,作者既有浪漫的想象,又有汪洋恣肆的语言抒写,虽然写法上没有离开散文文体的要求,但内在的诗意却又洋溢其间。《曲靖通幽》若干地名的联想,是散文的,也是诗意的。想象中的诗意,也正是这部散文集审美上的一个特点。虽然,作者不刻意追求语言的诗化,但在不少作品中,却有可品的诗味。甚至在语言上,炼字炼意,时有一字之功的诗之魅力。作者写马洒老人奏听古乐,沉迷其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他们摇动着身子,摆弄着头颅,微闭着眼睛,享受着从瓦上滚落的太阳……”行文完全是散文笔法,但在炼字上,特别是动词的提炼上,又是诗化的。像“瓦上滚落的太阳”,用“滚落”一词来形容太阳的照射,就是诗歌创作上陌生化语言的运用,说这句话是很美的诗语,也不过誉。这部散文集中的诗意美,提升了作品的审美品位,增强了为表现云南之美的美文的艺术魅力。 王剑冰在他人生创作历程中,差不多有30多年都和云南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云南的色彩》,是他情倾云南的见证,也是他深爱云南、写云南创作成果的诗意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