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政策要求,不折不扣地把工作落到实处,是各级抓落实的题中之意。然而,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对政策内容层层加码,让执行走偏、变调,比如有的为了整治公款发放福利问题,直接减少甚至停发干部职工正常的福利;有的在治理公款吃喝问题中,连公职人员私款聚餐也一并禁止了;有的为了压缩控制“三公经费”,就连正常的公务招待费用及相关费用也不予报销,等等。诸如此类做法偏离政策制定的初衷,终将难以让政策产生预期效果,甚至会形成负面效应。 一些地方之所以热衷于搞层层加码,让政策执行泛化、扩大化,主要还是相关党员干部官本位思维作祟、责任担当缺失。有的是为了不担责,不给自己“惹麻烦”,就对政策的执行底线层层加码下移,认为越是远离上级的政策底线越保险,即使牺牲干部职工的正常利益也在所不惜;有的为了能表功请赏,或为了表达“高度重视”,在执行环节给政策添油加醋,让政策成为一个“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最后把“真经”给念歪了。 政策执行贵在精准到位,贵在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各级要加强政策执行环节的精准管理,准确领会好一项政策与其他相关配套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知晓政策制定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成因,不断提升把握政策的精度和深度,从小处、细处着眼,纠正政策执行“泛化”“散光”现象,对于随意违背中央政策精神、擅自层层加码的执行行为,要及时纠正制止,切实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起,坚决不让中央任何一项政策在基层走歪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