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庆节到来之际,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胆扎分站教导员杨华总率领民警前往“共和国1号碑”附近的便道小道,开展边境巡逻管控。 中缅边界是新中国成立后与邻国划定的第一条边界。1960年勘界结束后,便在保山市腾冲市猴桥镇境内海拔3214米的尖高山上,竖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毗邻周边国家的第一块界碑,作为中缅边境南北两段的共同起点,称为“共和国1号碑”。 途经核桃河执勤点前往1号碑的路特别难走,来回需要七八个小时。先是一段约12公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凸凹不平。见习民警徐健勋说:“每次走上这条路,我们就会开始数,数到第14个回头弯时,就到了南2号碑,而这里只是步行前往1号碑的起点。剩下的7公里只能步行,甚至要手脚并用,一不小心还会滑下悬崖,或是被树枝刮伤。” 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在公路尽头的南2号碑附近停车,顺山路往上走,直至尖高山山顶。沿途荆棘密布、悬崖峭壁。远处,林海苍茫,雾气缭绕。将近2个半小时艰难跋涉后,民警们终于爬上了山顶。徐健勋说:“每次跟家人、朋友说我在守护‘共和国1号碑’时,感觉特别骄傲。” 擦拭界碑、描红添色、宣誓合影、巡逻管控……“共和国1号碑”上的“中国”字样,显得格外鲜艳绚丽。此时,踏行在边境线上,杨华总、徐健勋内心的“中国”分量重如千斤。 本报记者 尹瑞峰 通讯员 杨桂开 刘盛姣/文 刘盛姣/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