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第06版:云关注·温润保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施甸县
布朗族群众安居乐业


摆榔乡尖山村里关寨新村 本报通讯员 张碧露 摄

    新闻快递

    本报讯(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杨丽娟) 2015年以来,施甸县着力基础,着眼长远,打好“住房保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发展、精神扶贫”组合拳,木老元和摆樃两个乡脱贫攻坚取得切实成效。

    木老元和摆榔是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贫困乡镇,共有农户3293户13329人,少数民族8146人,其中布朗族5003人,占总人口的37.53%,两个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17户5808人。

    三年帮扶,云南中烟先后在木老元和摆樃两个乡投入帮扶资金54890万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开展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素质提升等帮扶项目。

    为彻底拔掉穷根,云南中烟结合每个村和每一户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村一品”,实施“一户一策”,帮扶乡村发展集体经济,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扶持方案,以产业带动布朗族群众脱贫。

    昔日贫瘠的土地上打出了“生态牌”,香料烟、树头菜、羊角洋芋等传统优势特色种植业得到了巩固提升,苹果、石榴、蓝莓等新兴种植业正在大力发展,肉牛、黑山羊、猪等养殖业已初显规模。

    据统计,2015年以来,两个乡共解决住房2951户,实施乡村道路建设25条,建成乡村主路25.1公里,村组道路91.16公里,建设完成水利工程项目12个,架设管道69.05公里,水池149口,解决了13329人的饮水灌溉问题。因地制宜在布朗族贫困区成功发展林果种植4204亩,中药材1795.4亩,发展“两青”作物2539亩,引种肉牛3673头、肉羊8400只、母猪1217头、蛋鸡15.3万羽,中华小蜜蜂700箱,带动14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2018年,木老元乡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8037元,比2015年增长77.41%;摆榔乡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0908元,比2015年增长77.3%,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布朗山乡最大的历史性巨变。截至2018年底,两个乡已脱贫1336户5562人,未脱贫81户246人,贫困发生率1.93%。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