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第10版:云关注·绿色普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90后青年者东节——
脱贫路上“小蜜蜂”

    脱贫故事

    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90后青年者东节被乡亲们称为脱贫路上的“小蜜蜂”。投身脱贫攻坚工作4年多来,他踏踏实实扎根边疆,一步一个脚印,为边疆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点燃自己的青春激情。

    者东节是土生土长的康平镇人,“努力学习、回报家乡”是他从小立下的志向。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那年,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了贫困落后的西南边陲小镇,把家乡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在康平镇扶贫办主任的岗位上,者东节认真开展易地搬迁、民房建设、产业发展、动态管理等各项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召开各类扶贫工作会议,及时将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传达到位、安排到位、部署到位,深入村组了解贫困群众致贫原因,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详实依据,促进了康平镇各项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群众不脱贫,一刻不松懈。“五加二”“白加黑”成为他工作的常态,与他一起奋斗的战友们经常打趣道:“别人的加班按天计算,我们的加班按年计算。”正是这样在脱贫攻坚中下足绣花功夫、扎实苦干的精神,康平镇128个自然村面貌焕然一新。

    “脱贫攻坚政策好啊,我们这个地方几十年来的变化,都没有这几年的变化大。”者东节从小在这个地方长大,家乡的变化他都记在心中,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没有脱贫攻坚这么好的政策,我们的家乡不会有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各级扶贫干部的艰苦努力,康平镇已完成易地搬迁项目点建设15个,危旧房基本实现了清零,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医疗养老教育得到了充分保障,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区域整体性贫困的短板得到改观,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截至2018年底,已实现营盘山村、勐康村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实现1076户4391人脱贫。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他毫不松懈,一心扑在扶贫一线。今年全县计划脱贫摘帽,他与同事并肩作战,做好各类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认真学习各项政策文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

    本报记者 沈浩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