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瞿姝宁)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提高政治站位,带着真情、带着责任、带着项目抓好挂钩扶贫工作,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挂钩帮扶点2018年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调整到昭通市昭阳区,机关243名干部定点挂钩帮扶昭阳区青岗岭乡沈家沟、白沙2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79户1448人。 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进行统筹和研究部署;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始终把挂钩帮扶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份内职责,多次率队前往扶贫一线,督促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选派优秀机关干部驻村挂点,帮扶干部和工作队员扎实的工作作风得到基层一致好评。扶贫队员夏正云被昭阳区推荐为“2019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候选人”。 “对症下药”重在精准。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在帮扶工作中,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精准施策,聚焦问题短板,强化项目引领。积极协调整合涉农资金帮助产业发展;帮助联系相关农技机构和技术人员加强种植技术培训;结合气候条件和劳动力结构,建议引入发展木耳、人工菌等占地少、周期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植业,拓宽产业发展路径,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截至目前,青岗岭乡沈家沟、白沙2个村已脱贫354户1375人,未脱贫26户95人。针对致贫原因,已部署通过危房改造、劳务输出、产业扶持和政策兜底等措施,确保年底未脱贫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已脱贫的贫困户无返贫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