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用尼泊尔语演出情景剧,自己拍摄介绍云南风物的小视频并用尼语配音,这是云南民族大学尼泊尔语专业课堂上的场景。2017年,云南民大开设尼泊尔语专业,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所开设尼泊尔语专业的高等院校。 云南姑娘和晓玲、龙敏、张思佳是该校尼泊尔语专业大二的学生。她们说,对尼泊尔语的第一印象是好奇。学尼泊尔语并不容易,一开始只能“画”下每一个字符,很多单词要用汉语去标注发音。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家了解到尼泊尔有着美丽的风光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那片土地心驰神往,也越来越喜爱尼泊尔语这门语言。 云南民大与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合作,云南民大尼语专业的学生大三时可以到尼泊尔学习一年,特里布文大学每年推荐一位尼泊尔老师到昆明授课。和晓玲说,通过和尼泊尔老师交流,以及自己到尼泊尔看一看,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尼泊尔的魅力以及中尼合作的蓬勃发展:“中国和尼泊尔的交流越来越多,学好尼泊尔语一定大有用处。” 看到学生们对尼泊尔的热情,尼泊尔语专业中国老师翁灵佳打心眼里高兴。她说,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被两国人民的友谊感动,让她越发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责任。“我们专业刚开设时,需要找尼泊尔老师,我便联系了我曾经的外教。一听到我们有需要,老师就毫不犹豫地来到中国。我们的学生到尼泊尔学习,尼泊尔的朋友对他们的照顾无微不至。每每想到这些,我的感动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她说,要把学生教好,让中尼友谊不断传承。 本报记者 刘子语 韩成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