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明豫
距离楚雄市区11公里,有一个当地人都知道的乡村旅游打卡地——苍岭镇前马房村。走进村庄,47户统一规划建设的特色民居整齐排列,村子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道路整洁。
苍岭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着力从垃圾清运处置、村庄日常保洁、污水处理等方面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把前马房村建设成村庄特色风貌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标杆。村内建成了污水处理系统,配置了垃圾清运处置基础设施,配齐了专职保洁员、义务保洁员、卫生监督员和土地规划专管员,村组环境卫生“日保洁、周清运”实现常态化,全村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前马房村被列为全省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
以前马房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示范,苍岭镇进一步总结经验、挖掘特色亮点,以点带面辐射8个村委会、166个村民小组,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目前,苍岭镇已探索形成了“户保洁、组收集、村收运、镇处理”的垃圾清运、垃圾费收支管理等5项机制和门前“四包”、分类试点、保洁示范等10项制度,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苍岭镇在农村垃圾收费、收集清运和集中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垃圾收费奖补制度运行良好,166个村小组2017年至2019年累计收取垃圾清运费216万元,收取的垃圾清运费全部进入镇级财政账户进行统一管理,收支情况定期进行公示。每个村小组都配齐了专兼职保洁员、义务保洁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和土地规划专管员队伍,专职保洁员每天对村内公共区域卫生进行保洁,义务保洁员每周参与1次卫生死角的清理,村庄卫生监督员负责村内环境卫生保洁监督并组织群众开展集中清理整治,采取日常考核、群众评议等方式压实保洁队伍责任,不断提高保洁人员的工作质量。
通过落实落细“五项制度”和“十项机制”,苍岭镇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等不良现象极大改观,广大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爱卫生”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对全镇河道、村庄道路、卫生死角的集中清理整治已形成常态化,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辖区内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已经形成。
2019年,在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现场会上,苍岭镇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交流乡镇进行了工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得到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