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河是我每天必做的事。”今年59岁的那天星是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河公郎段组级河长,“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日常的工作就是对河道进行巡视,及时清理垃圾,并向周围群众宣传禁止往河道内倒垃圾、游泳、采砂等。”如今,随着河长制的推行,公郎河道得到有效治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从目标变成了现实。每天夜晚,都有来自附近村组和周边乡镇的群众,在公郎河边唱歌跳舞、锻炼身体。 南涧河边的南北公园、涧河宋词长廊由于河道环境优美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地。“守河有责、守河尽责、守河担责。守护县城这4公里的河道就是我的责任。现在河清水净,为群众提供了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我没有辜负这份责任。”村级河长周雄武骄傲地说。南涧县在县、乡(镇)、村、组四级分设河长,明确四级河长563人、专管员276人,已对南涧辖区内红河、澜沧江两大水系及13座小(二)型以上水库、6条沟渠、145个小塘坝实现河长管理全覆盖。 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南涧县各级河长将保护湖泊河流作为践行初心与使命的主战场,深入推进“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工作,建立河道采砂联审联批制度,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河道非法建筑物清河、河库“三清洁”等行动,让河长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确保每条河流都干净流淌。 “为助力美丽南涧河库建设,针对南涧县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突出问题,县水务局党组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和治理,河长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县水务局河长办专职副主任自朝罡介绍道。 “保护好南涧的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南涧秀美山川建设,是打造幸福南涧名片的长远大事。”南涧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左世通表示,“抓好‘河长制’工作,一定要让南涧的每条河流都干净地流淌。”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金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