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南涧彝族自治县通达公寓,来自全县8个乡镇的55名农村残疾群众结束为期10天的学习,拿到了“美发师”结业证。 “为让残疾人学到一技之长,丰富他们的谋生手段,我们变以往‘输血式’送资金、送设备为‘造血式’的送技术,增强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南涧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张永平介绍,为保证培训能达到预期效果,南涧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在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的选择上下足功夫,在培训的内容上按照既要容易学习又要方便创业,创业成本还要低的原则进行反复筛选,最终在多个培训项目中选定美发师培训。为高标准完成培训工作,本次培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洱源多力职业技能培训站对55名学员进行专业集中培训。 “在培训班课程的设置和讲授方式上,我们充分考虑到传授对象的实际情况,着重培训学员的理、卷、烫的应用技能,让学员做到来了能学,学了能用。”培训班钱老师这样说。 “55个学员牵系着55个家庭,南涧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把日常工作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他们解决实际之需,谋生之困,让他们真正感觉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南涧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施洪生说。 “在我们农村,理发的门槛不高,一把椅子、一把推剪、一件罩袍就够了,我打算先给我们村的老人免费理发,等技术练好后,可以用理发的手艺养家糊口。”家住宝华镇美星村委会的苏银祥说。 “回去以后我要攒点钱开个店,把日子过好。”在结业典礼结束后,家住南涧镇新山村委会李茂所的李瑭信心满满地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南涧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主动作为,采取多种措施为残疾人谋出路,把解决服务对象最关心、最期盼,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作为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着力点。今年以来,南涧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实施“阳光家园”居家托养200人,健康扶贫项目筛查白内障患者157人,为16名在读残疾人高中生发放助学金2.4万元;开展残疾人农村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193人;扶持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22名残疾人。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叶春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