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上午,腾冲市猴桥镇胆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郭彩廷在下乡扶贫、抢险救援途中遭遇泥石流,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蜿蜒的扶贫路上。 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竟能深深地震撼心灵?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在他离去后,这里的群众依然潸然?郭彩廷牺牲后的第三天,我和同事一起沿着他曾经工作和生活的足迹,去寻找他用生命写在“共和国1号界碑”旁的答案。 “有事情,找彩廷。”这是村民们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因为把傈僳族群众的大小事情记在心上,傈僳族群众都亲切的称他为“阿依帕”,也就是“好大哥”、“好兄弟”。在这里,我找到了第一个答案:因为心中有群众,他是群众心中永远的“阿依帕”。 “又不怕!”这是郭彩廷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2013年7月,郭彩廷被抽调参与槟榔江三岔河水电站移民搬迁工作。前后五年时间,上万次走访,他调处纠纷200多起,最终赢得了4300多名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更迎来了家乡面貌沧海变桑田。从他一路迎难前行的选择和足迹中,我找到了第二个答案:不忘初心来时路,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奋不顾身。 走进郭彩廷的家,他80岁高龄的父亲一遍遍抚摸着儿子的遗像;妻子和儿子一声声呼唤着:“你快回来,你快回来……”就在郭彩廷遇难的前几天,他还安慰着生病的妻子说:“你再忍忍,等把扶贫工作做好,我一定请假陪你做手术……”在这里,我找到了第三个答案:因为心中有大爱,天地无私写忠诚! 余志未了勿牵挂,吾辈沿路必向前。我也在叩问自己,如果前进路上,面对困难和危险,还会勇往直前吗?会!无论酷暑严寒,还是春秋冬夏,记者永远在路上。一定会!因为党旗下的庄严承诺,让我们一样初心不改,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