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第05版:特别报道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
云南广播电视台张晓繁——
信念照亮扶贫路


    今年,作为省委宣传部《云岭楷模》的发布人,我去到了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沙力村。这里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有8个村民小组不通水不通电,更别说能有一条像样的硬化路了。当我和同事驾车8个小时来到沙力村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幢幢崭新的砖瓦房、一条条平坦的通村道路……

    村民们告诉我,这条路,多亏了他们的村支书杨大林。

    2004年,在竞选村委会主任时,杨大林承诺的第一件事,就是修一条通往外面的路。

    没有产业、没有资金,要修通一条路谈何容易?面对质疑,杨大林只说了一句话:“虾—妈—加!”这是一句彝语,意思是“怕什么!”

    为了筹集资金,杨大林跑断了腿,说破了嘴。老父亲看在眼里,把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养老钱递到了他的手上。大林靠着家人的支持向银行抵押贷款了10万元作为修路的启动资金。

    21公里的路,他修了整整6年。因为这条得来不易的路,大家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为了能让村民们早日脱贫,他带领大家发展产业。刚开始,贫困户没钱投入生产,杨书记还是那句话“虾妈加!”他自己出钱,买羊羔,送猪仔,带头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现在全村种植业年产值就达到了300万元,170户692人成功脱贫。

    为了让沙力村如期摘掉贫困的帽子,杨大林连续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没有一天休息。连医生都说:“你这身体,再不注意休息,扛不住的。”2017年12月8日晚上,开会到深夜的杨大林直到坚持不住,才去值班室休息。第二天看不到他的身影,大家觉得疑惑,冲进值班室才发现,杨大林走了,享年39岁。

    采访结束后,我走在杨大林书记用生命之躯筑起的这条脱贫攻坚路上,每走一步,我都潸然泪下,每走一步,我都倍感力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